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麓的涓涓细流,一路融汇百川,奔腾到海,黄河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祖国的大地上。
有人见过她的娴静温柔,有人见过她的凶猛暴戾;有人见过她的水清见底,有人见过她的泥沙俱下……
真可谓,说不完的黄河,看不尽的黄河。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记者走进位于黄河岸边的黄河博物馆,获得了“一日概览黄河”的难得机会。
●黄河文明演进的缩影
距黄河不远处,静静伫立的砖红色小楼,就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河流博物馆——黄河博物馆。这里的黄河主题展览,被誉为“黄河巨龙的缩影”“一部黄河的百科全书”。与它遥望的,既有黄河中下游的地理标志郑州桃花峪,又有黄土高原的终点。
“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黄河博物馆的大厅内,是毛泽东同志潇洒飘逸的红色草书大字。在大字后面,则是电光映照下的黄河壶口瀑布。
在中国,没有哪条河流像黄河这样,让炎黄子孙寄托着如此深沉的情感。毛泽东同志这句话,既朴实无华,又掷地有声,道出了黄河与中华民族天然的血脉联系。
黄河博物馆里,图片、化石、出土文物等一应俱全,形象简洁地勾画出了中华民族的孕育脉络。场景复原和声光电技术的运用,让我们迅即产生了强烈的“沉浸感”。
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仰韶文化等,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被视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渊源。
王朝、文字、姓氏文化……华夏文明的不同载体,让这个博物馆充满了“张力”。
我们在参观时,正逢从广东来的两位大二女生,其中一位姓叶的女生,从小就听说先人来自河洛地区,特想来黄河看看。在密密麻麻的姓氏起源图中,她终于找到了叶姓,而且得知叶姓的发源地,就在距郑州不远的平顶山叶县,开心得不得了。
上下5000年的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国历史上的八大古都,有五个在黄河流域,闻名世界的中国四大发明,均诞生于黄河流域。看到这些,我们可以自豪地说,黄河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母亲河。
●一部黄河史,一部治水史
围绕黄河的外形、独特的色彩和丰富的内涵,黄河博物馆用独特的“语言”,浓缩了一部黄河变迁、黄河文化和黄河水利史。
在千秋治河展厅,墙上玻璃罩内一张斑驳的石刻图片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上面有“道光廿三年河涨至此”的字样,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方知这张照片摄于渑池县东柳窝村,其中这块石头,标示着黄河水曾经涨到的位置,以警示后人。
一块风化严重、盐碱侵蚀石头的图片,无声地告诉人们,历史上黄河的水患,带给人们多大的灾难。在三门峡一带,至今还流传着一首歌谣:“道光二十三,黄河涨上天;冲了太阳渡,捎带万锦滩。”当年官员上报的奏折里,就有“河水陡涨二丈有余,满溢出槽”的内容。
墙上的历史在诉说:在1949年前的2540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改道26次。黄河治理的难度可以从一句古话看出来: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更不用说开封“城摞城”的现象了。每一层城池下,埋葬了多少苍生的性命!
海晏河清。中国老百姓时常把黄河的治理与天下太平的梦想联系在一起,可见黄河治理之要、之难。在传说中,就有大禹的父亲鲧为治水不力丢了性命,就有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历史上也出现过贾鲁、潘季驯等杰出的治河专家,提出并实施了“分流、浚淤、堵塞”“以堤束水、以水攻沙、水沙并治”等治河方略。
在展厅的墙上,一幅黄色的长卷,被称作不可多得的“宝贝儿”。这是一幅民国时期豫冀鲁黄河工程图,密密麻麻记录了清代黄河历次决口的位置及当时的河防工程。
千百年来,囿于社会制度和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加之战火连绵、时局动荡,黄河安澜、惠泽神州,常常只能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与梦想。
党领导人民治黄以来,黄河70余年没有决口,真正实现了岁岁安澜。随着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库等陆续发挥作用,通过运用调水调沙等手段,黄河克服了断流问题,实现了连续20年不断流,维持了河流的健康生命。
●新时代,新使命
从世界屋脊一路向东,黄河穿越崇山峻岭,百折不挠,归流大海,行程5464公里,不仅哺育了两岸人民,也是不屈不挠民族精神的象征。
然而,黄河仍面临着一系列困扰:来水过少的问题,泥沙淤积带来的地上“悬河”问题,水质污染问题等。黄河的保护与开发成就斐然,但仍属刚刚破题,后续发展充满挑战。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考察时指出: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在黄河博物馆里,有两张对比鲜明的照片让人印象深刻,一张是断流时的黄河河口,河床龟裂,湿地归零;一张是黄河河口生态恢复的照片,花红草绿,如幻如梦。
这是黄河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昭示了黄河生态文明建设的光明前景。(记者 刘雅鸣 方化祎)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