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是一项在民间广泛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项集诸多划手依靠单片桨叶的划桨作为推进方式,运用肌肉力量向船后划水,推动舟船前进的运动。壮、苗、傣、白、土等诸多南方少数民族均有节日赛龙舟的风俗。
说到龙舟,流传最广的是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而进行的划龙舟活动。屈原,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曾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因对外联合抗秦,对内选贤任能的政治主张遭到守旧贵族的诋毁,被楚怀王疏远而放逐江南。公元前278年,楚都郢被秦兵攻破,屈原始终不忍舍弃楚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殉国。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在浙江,龙舟竞渡活动,被认为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的历史。勾践战败被俘后,在吴国过了3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数年后,终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昭彰勾践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初五日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江浙地区划龙舟,也有纪念孝女曹娥救父投江的传说和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江苏一带的龙舟竞渡,源于对伍子胥的纪念;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尽管各地赛龙舟的日期不同、纪念对象各异,但无论哪里,都会在赛龙舟时将舟船装扮成龙型,以锣鼓、呐喊助阵,并逐渐形成了“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中国龙舟运动精神。1991年,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龙舟第一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场地赛场应设在静水水域,各航道都应是同样的宽度,航道线必须与起航线和终点线相垂直。航道本身所需要的长度、宽度,必须是经过专业人员测量的,并有精确的平面图纸。根据报名队数和场地条件设4或8条航道,每条航道的宽度至少12米。航道的编号以最接近终点裁判为第1道,其余以此类推。禁止使用固定的木桩、竹杆和类似的东西标记航道。航道内不能有水草、暗礁和其它障碍物,航道两边应各留有6米以上的安全警界水域。航道内最浅的地方水深不得少于3米。航道应设置浮标,航道浮标间距不得大于50米,使用黄色浮标。每250米处使用红色浮标并设立分段距离标志。距终点100米范围使用红色浮标,间距不得大于25米。最后一个浮标设在终点线内2米处。浮标的直径为0.35米,它的表面应较薄软,浮标的颜色选用红色和黄色。起点线和终点线两端的延长线上(6米以外),必须设有高出水面3米清晰可见的标志杆,终点线远端则应设置高出水面3米、宽0.50米(中间0.1米为黑色、两边各0.2米为黄色)的终点瞄准牌。起点、终点处必须列明每一航道的编号。起点编号牌为1米×0.60米(白底黑字),安置在起航平台上,终点编号牌为高1米底长0.60米(白底黑字)三角标,安置在终点线外3米浮标的延长线上(终点裁判远侧)。有条件可在终点线后3米高5米处悬挂空中航道牌(规格与起点相同)。航道的一侧要留有20米以上的水域作附航道,供龙舟划至起点或做准备活动使用。根据航道全长,在起、终点线后至少各留100米准备区域和缓冲区域。器材龙舟比赛均采用标准龙舟,龙舟总长18.40米(含龙头、龙尾),舟长15.50米,舟宽1.10米(中舱最宽处),同一次使用的所有比赛龙舟最重与最轻的差距不得超过5公斤(含龙头、龙尾和舵桨)。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