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视频
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于2019年5月17日上午10点30分召开“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
发布内容:介绍《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有关情况。
主发布人: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主任 王作成
其他发布人:
省委编办(省直管办)主任 胡战坤
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王东伟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毛杰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李海龙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达
发布会地址: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
【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主持人方启雄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我省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文件,也是我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第一个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解决了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少突出问题。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王作成先生,省委编办(省直管办)主任胡战坤先生,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王东伟先生,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毛杰女士,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海龙先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达先生,请他们为大家介绍我省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我是省委宣传部方启雄。
首先,请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王作成先生致发布词。
王作成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的光临,也非常感谢大家对省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支持。下面,我介绍一下《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有关情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去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发〔2018〕4号文《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去年教师节,党中央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明确要求。
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中央4号文件、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王国生书记和陈润儿省长多次开展专题调研,与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进行座谈,听取意见。省教育厅牵头组织,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住建厅、编办等省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参与调研,经过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会议议研究,并在全省教育大会上征求意见,5月5日出台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
河南是教育大省,也是教师大省,如何把这支队伍建成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社会期盼,家长关注,教师关心。这次出台的《实施意见》包括六个大的部分、23条政策措施,从总体要求到师德师风、从专业能力到地位待遇、从综合改革到服务保障,都作出了具体规定,这其中既有加强建设的明确要求,也有源头保障的改革举措,更有提高待遇的真金白银。我从六个方面作一介绍。
第一,关于总体要求。《实施意见》从加快推进河南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省的工作全局出发,明确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总体要求。在指导思想上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名师名家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在目标任务上提出,经过5年左右努力,培养中原千人计划中原教学名师150名,中原名师、省级名师10000名,省级骨干教师50000名。到2035年,培养造就数以十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万计的卓越教师和数以千计的教育家型教师。
第二,关于师德师风。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者先受教育”的指示和关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等要求,《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坚定政治方向,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水平。通过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自觉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第三,关于专业能力。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大师范教育支持力度,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在现行标准基础上提高30%,3年内达到普通专业生均拨款标准的1.5倍。同时,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善保教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双师型的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创新型的高校教师队伍,就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培训质量、提高教学能力等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
第四,关于编制管理。目前,按照师生比测算,全省教师编制总量缺口不大,但是结构性缺编突出,为此,《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并提出采用“调剂、补充、压减、引进”四种办法来保证教师需求:一是“调剂”,要求实行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的方式,加大跨地区、跨层级、跨行业调整力度;二是“补充”,要求各地严禁挤占、挪用、截留编制和有编不补,根据空编情况和实际教学需要及时补充教师;三是“压减”,要求教师编制总量不足的省辖市和县(市、区)压缩一定比例的其他事业编制,统筹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四是“引进”,要求在试点的基础上加快推行高校“员额制”改革,畅通绿色通道,支持高校采取多种方式引进人才。
第五,关于职称评定。为解决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名额少、评聘难等问题,《实施意见》提出适当提高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在原有标准基础上,幼儿园、小学提高5%,初中、高中提高8%左右。学校可根据政策规定自主设岗和动态调岗,实现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有效衔接;对在农村学校从教且教龄男满30年、女满25年的在岗在编教师,符合申报条件的,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评聘为中小学高级教师。同时,《实施意见》还对职业院校、高等院校教师高级岗位结构比例作出了调整优化的规定,明确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在现行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基础上提高8%左右、正高级岗位按5%核定,明确高校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左右,并将职称评审权全部下放到高校。
第六,关于生活待遇。为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提高教师待遇水平,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实施意见》围绕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工资、津贴、住房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政策措施。一是完善保障机制。明确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做到“两个确保”: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确保乡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同等条件县镇教师。二是提高工资待遇。主要是扩大、建立、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三种类型补贴:第一类是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这次的政策重点是提标扩面。就是将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义务教育学校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扩大到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同时提高标准。从2019年1月1日起,26个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的乡镇、村、教学点教师生活补助标准分别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00元、300元、500元提高到200元、500元、800元;从2019年7月1日起,27个国定和省定贫困县的乡镇、村、教学点教师生活补助标准分别按每人每月200元、400元、600元标准发放,其他105个县(市、区)的乡镇、村、教学点教师生活补助标准分别按每人每月200元、300元、500元标准发放。第二类是建立岗位津贴。从2019年7月1日起实施中小学(中职学校)班主任津贴,发放标准是每月最低400元,留了一个口子,各地可结合实际提高标准。第三类是提高教龄津贴标准。从2019年7月1日起,中小学(中职学校)教师教龄津贴在落实国家规定标准基础上,按照每增加一年教龄增加10元的标准累计计算核定,而且明确高等院校可结合实际参照执行。同时,要求加快推进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扩大高校收入分配自主权,规定高校教师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本单位工资总额基数。三是加强住房保障。为改善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建立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农村教师队伍,《实施意见》提出要拓宽投资渠道,3年内基本完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5年内基本完成中小学教师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住房保障水平。同时提出,支持高校盘活资源,开发青年人才公寓。这三项大的政策,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提高教师待遇的决心,也是政府实施的“三安”工程,就是要通过完善保障、提高补贴、改善住房,真正让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安心、安居、安教,让教师成为最受人尊敬、最令人羡慕、最让人向往、最使人自豪的职业。
政策有了,关键是要落实到位。对这些政策措施,省政府将逐项确定实施主体和时间表、路线图,实行清单管理,密切跟踪问效。各地各部门要主动作为,全力推动,把政策衔接好,把责任落实好,把资金保障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办好教育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恳请大家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通过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大力宣传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义、目的和政策、举措,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教师队伍建设,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加快推进河南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发布完毕,谢谢大家!
主持人方启雄
感谢王秘书长详实、深入、生动、精彩的发布!
现在,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本次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请记者朋友在提问前,先通报一下自已所代表媒体的名称。
中国教育报记者
毛厅长,您好。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要求,结合河南实际,反映教师呼声,制定了这份《实施意见》。请问省教育厅将采取哪些实际行动来落实好《实施意见》,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毛杰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解决我省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需要不相适应、教师管理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教师地位待遇有待提高等问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学谋划,特别是王国生书记、陈润儿省长多次广泛座谈、深入基层调研倾听一线教师心声,亲自决策我省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亲力推动了我省《实施意见》的制定和出台,极大鼓舞了全省近170万教师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实施意见》聚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热点、难点,立足我省实际,提出一些实招、硬招、管用的招,对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下一步,省教育厅将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师范教育引领、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四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坚持厚爱和严管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健全完善教师准入、招聘与退出机制,改革中小学教师招聘办法,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新入职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定期开展师德专项检查,在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工作中,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构建师德师风新常态。
(二)强化师范教育引领。师范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母机”,师范院校是师资培养的“摇篮”。坚持把师范教育摆在引领教育事业发展的位置,在资源配置上优先考虑,在政策支持上重点保障,让最优秀的人培养最优秀的人才。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改革师范院校招生制度。从2020年起,启动实施省级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实行乡村中小学教师“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政策。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高水平师范教育基地,鼓励有条件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承担师资培养任务,推动形成以教师教育基地为引领、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坚持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高素质善保教的幼儿园教师队伍、高素质双师型职业院校教师队伍、高素质创新型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为重点,科学制定各级各类教师培训规划,推动教师终身学习、持续发展。转变培训方式,采取集中面授、网络学习、送教下乡、跟岗研修等多种培训方式,满足不同环境、不同地域、不同阶段的教师学习所需,切实提升培训实效。鼓励高校校(院)长、中层干部到国内一流高校挂职锻炼,支持国内一流高校管理人员到我省高校挂职任职。
(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保障教师待遇和权益,增强教师获得感,是这次改革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明确“两个确保”: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确保乡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同等条件县镇教师。聚焦教师关心的编制、职称、待遇、住房等问题,将国家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义务教育学校乡村教师的生活补助政策提高补助标准,并扩大到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实行差异化补助。实施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津贴,按照每月不低于400元的标准执行,提高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龄津贴标准。坚持经费保障向教育和教师倾斜,督促各级党委、政府把教师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支点,省委和省辖市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实施“三个优先”: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经费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优化经费投入结构,重点用于提高教师待遇、提升专业素质能力。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完善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教师表彰奖励力度,推动社会各界更加自觉地尊师重教、助学兴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河南站记者
胡主任,您好。《实施意见》提出创新和规范教师编制配备,优先满足教师队伍需要,请问省委编办下一步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胡战坤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机构编制部门将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编制管理,全力以赴为全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调剂,着力破解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结构性矛盾。创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原则上每三年核定一次。优化编制结构,采取“调剂”“补充”“压减”“引进”等方式增加编制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实行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进一步加大跨地区、跨层级、跨行业调整力度,优先满足教师队伍需要。有条件的市县,要从其他系统压缩一定比例的事业编制,统筹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对缺口较大自身难以解决的省辖市,从全省收回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中给予适当调剂倾斜,确保新建中小学用编需要。
二是创新编制管理,着力保障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探索高校员额制试点。选取10所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教职工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或新设立的省属高校开展试点。纳入员额管理的人员在岗位聘用、收入分配、职称评聘、管理使用、人员交流、社会保险及职业年金等方面与在编人员同等对待,满足学校引进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对高校急需引进的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符合人才编制使用条件的,及时核定人才编制。同时,优化工作流程,特事特办,办理时间不超过10个工作日。
三是采取多种措施,着力保障公办幼儿园用编需要。充分发掘现有编制资源,通过改革管理、统筹调配等方式,调剂解决公办幼儿园编制问题。指导各地落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结合实际,合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积极会同教育等部门,在机构编制限额内研究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
四是严格编制管理,着力盘活用好编制资源。严肃机构编制纪律,严禁挤占、挪用和截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聘用代课教师,严禁以各种形式“吃空饷”,严禁非教学单位长期借用教师帮助工作。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开展教职工编制专项清理工作,对违反编制管理规定的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加强中小学教职工实名制管理,不断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切实提升机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
中国网记者
王厅长,您好。《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教师待遇的具体政策,落实这些政策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现在政府正在推进减税降费,各级财政都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请问财政厅如何保障提高教师待遇而增加的支出,具体有哪些安排?
王东伟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大家都知道,这次全省教育大会在很多方面具有开创性、突破性,会后出台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意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文件,实打实提高教师工作待遇、生活待遇,刚才王秘书长已经讲得非常清楚。政策出台后,对于财政部门而言,关键是要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抓好落实。刚才这位记者朋友讲到,随着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实施,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全年预算面临紧平衡的压力,对如何保证提高教师待遇而增加的支出,大家都比较关心。全省财政部门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确保各项待遇足额落实到位。重点是做到五个到位。
(一)经费保障到位。初步测算,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提标扩面政策需要15亿元,教龄津贴和班主任津贴政策需要21.1亿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4.75亿元,3项合计今年所需资金量较大,而且不少是新增安排。其中,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提标扩面,所需15亿元资金,省级拿出9.3亿元,市县负担5.7亿元。除年初预算已做安排的部分,提标扩面新增9亿元,省级拿出5.7亿元,市县负担3.3亿元。教龄津贴和班主任津贴,省级拿出14.7亿元,占该项资金总额21.1亿元的70%。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省级拿出4.75亿元补助市县。这些资金安排意见,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
(二)资金拨付到位。大家都知道,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扩面、教龄津贴和班主任津贴等政策措施,要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执行。其中,教龄津贴和班主任津贴作为工资组成部分,应按学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纳入预算予以保障,考虑到当前县级财政减收增支压力较大,我们通过财力性转移支付形式进行补助。财力性转移支付往年一般是7月1日后下达,但考虑到今年特殊情况,我们打破往年惯例,将提前下达财力性转移支付,计划5月份全部下达完毕,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提高教师待遇政策在7月份顺利兑现。
(三)机制建设到位。提高教师待遇是一项长期政策,需要建立稳定长效机制,确保政策在今后年度顺利执行。2020年及以后年度,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提标扩面政策全省每年需安排22.5亿元,落实教龄津贴和班主任津贴政策每年需安排42.2亿元,两项合计达64.7亿元。各级财政将在每年年初足额编列预算,省级财政将在每年11月底前按照不低于80%的比例提前下达下一年度资金,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此外,财政部门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坚决落实过紧日子的财政方针,较真碰硬优化调整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提高教师待遇等教育重点领域。
(四)绩效督导到位。要让我省广大教师实打实提升获得感,就必须督促市县加快工作进度,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以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为例,必须做实做深前期工作,钱一到位,就能够很快使用,形成实物工作量,尽早完成建设目标任务,使广大教师及早住上房子。用于教育领域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也要做实项目库,做实项目谋划,力争尽早发挥债券资金政策效应。同时,还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在资金安排到位同时,确保资金绩效到位,促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提高财政投入实效。
(五)配合协调协作到位。提高教师待遇政策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性强,落实政策需要相关部门协调联动、通力配合。财政部门将认真履行财政职责,切实加强经费保障,并与教育、编制、人社、住建等各个部门加强协同合作,指导市县完善具体办法,把各项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上下联动、同步发力,推动政策落实落地。
我的回答完了,谢谢大家。
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记者
李厅长,您好。职称评价对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广大教师非常关注这项工作。请您谈谈,我省在深化教师职称改革和优化教师队伍岗位管理上有哪些具体措施?
李海龙
在深化教师职称改革方面。近年来,我们围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丰富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职称评价的导向作用,不断促进和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这次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为广大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一是下放职称评审权限。从2017年起,我们已经全面下放高等学校职称评审权限,推动高校开展自主评审,由高校自主制定评价标准、自主组织评审、自主发文办证、自主考核聘任。下一步,我们将在推动政策落实上持续发力,督促指导高校切实履行用人主体责任,完善制度措施,形成高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从2014年起,我们已经将中小学高级教师评审权下放到省辖市,2017年开始将中小学一级教师评审权由省辖市下放到县(市、区),今年将完成全部下放任务。二是拓宽职称层级。将原中学教师与小学教师两个职称系列统一为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在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设置正高级职称,打破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的“天花板”。三是完善分类评价标准。对中小学教师,按一线教师、教研员、校长进行分类,分别设置评价标准,不再把论文、论著作为硬性要求,将职称评审与教育教学工作、教师日常表现、学校管理和课程改革紧密结合,重点考核对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教育经历和实际工作效果的评价,体现重师德、重能力、重日常评价、重业绩的评价导向。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将进一步淡化论文、科研要求,不将发表论文作为教师申报副高及以下职称的必备条件,注重考核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实践能力以及学生管理能力水平。对高校教师,按照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开发服务为主型分别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突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实际贡献以及学术能力、创新能力、成果转化推广、服务决策、科学普及等方面的贡献,业绩特别突出的人员可破格或越级申报职称,体现不唯学历、不唯资历,重师德、重业绩、重贡献的评价导向。四是建立多元化评价方式。根据不同岗位教师的特点,采用专家评审、考核认定、讲课答辩、代表作评价等多样化评价方式,特别是在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中职学校和技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中,实行全员讲课答辩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全方位科学评价人才,评审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
在优化教师岗位管理方面。近年来,我省不断完善学校岗位动态调整机制,2017年我们在岗位设置管理上已经实现了“6个自主”(即自主制定岗位设置方案、自主设定岗位标准、自主确定岗位类别和比例、自主确定专业技术人员主辅系列岗位和最高等级、自主确定岗位设置方案变更、自主决定聘用人员),探索实施了岗位总量分类管理办法,创新岗位结构比例宏观调控办法,为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设置特设岗位、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促进学校自主设岗、动态调整、分类施策、备案监管,进一步保障和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适应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不断优化教师岗位管理,促进教师队伍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一是优化岗位结构比例。在岗位管理总体制度框架内,继续提高高等院校、职业院校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优化提升中小学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在中等职业院校、中小学设置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由学校根据政策规定自主设岗、动态调整,实现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有效衔接。二是推进岗位动态调整。在学校岗位设置保持相对稳定情况下,可依据单位人才引进、职责变化以及事业发展岗位需要等情况,自主对岗位设置进行调整,促成自主设岗、按岗聘用,不断优化岗位结构,形成动态管理机制。三是开辟岗位聘用绿色通道。学校在引进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时,可根据学校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按照有关规定设置特设岗位,不占单位常设岗位结构比例。
大河报记者
张厅长,您好。我们注意在这一份意见中,对于解决教师住房问题不仅有明确的路径,而且列出明确的时间表,请问住建厅采取哪些措施按时保质保量解决好乡镇中小学教师的商品住房问题?
张达
非常高兴回答您提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关乎民生的问题,更关乎全省教育事业质量发展的问题。
前不久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明确提出要解决好农村教师住房保障问题,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教育工作特别是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解决好乡镇中小学教师住房问题,建立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农村教师队伍,一方面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推动“教育强省”目标建设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有利于我省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关于教师住房统一部署和要求,省住建厅结合自身工作职责,积极配合教育、发改等有关部门,起草具体指导文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各地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来解决县(市)乡镇中小学教师的基本住房需求,最关键的是在乡镇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在县城能够建设或者提供有产权的商品住房,这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力争在5年内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
在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厅将督促指导市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快办理乡镇教师住房的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相关手续,加强对教师住房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和服务指导,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让广大乡镇中小学教师住上舒适、放心、安心的房子,更好的推动全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主持人方启雄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以及几位发布人对记者朋友所提问题的精彩回答。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的,发布会结束之后,可以与有关部门联系进行采访。
朋友们,“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是我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大会的一项重要举措,对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希望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能够充分认识本次新闻发布会的重要意义,不仅要做好新闻发布会的宣传报道工作,更要做好《实施意见》的后续解读工作,宣传好党委政府的惠师举措,让全省教师队伍能够深入了解政策内容、切身感受到党委政府对教育尤其是对教师的重视与关爱,在全省内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银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