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向外界展示了中国高质量发展要达成的目标以及实现路径。这份报告近日在海内外舆论场引起共振。从国内到海外,人们从字里行间寻找击中自己内心的契合点,在对大政方针的研读讨论中实现又一轮凝心聚力。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共振越强,契合点越多,越能凸显此份报告的“实”。这从字频上也得到佐证,“实”字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112次,聚焦于三个方面:有忧患意识,实事求是制定发展目标;有实干精神,化解发展难题出实招、抓落实;有民生担当,民众获得感提升看实效——这三方面共同组成了中国这张“2019发展图”。
对于中国设定经济增长目标为6%-6.5%,舆论普遍给予正向反应,路透社等媒体都认为该目标虽低于2018年6.6%的GDP实际增速,但“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这是中国体察时势进行的主动调整,是基于中国经济基数大、国内“三期”叠加、外部环境波动等现实做出的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不等于自我否定;认清困难,是为了迎难而上。中国经济不怕打硬仗,而一个实事求是的发展目标有利于把控节奏,也有助于处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在不同阶段的轻重缓急。
“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为了实现各项发展目标,中国政府详列了十方面的任务清单,从宏观政策取向,到激发市场活力,再到民生保障,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一是实招多,既讲究精准性,如通过减税降费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又讲究平衡力,如平衡好环保与增长的关系。二是抓落实,“决不能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让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通过整顿官场风貌、鼓励实干型官员积极作为来保障政令落地。
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民生事项的多处地方,均赢得了代表委员的掌声,而中国互联网上,网友纷纷为“民生礼包”点赞。报告释放了今年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的明确信号,压缩“三公”经费、开源节流,与此同时,“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人民的“好日子”,这样的民生承诺极大提升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感。更重要的是,这些承诺“口惠且实”,从就业、减税、教育、医保到降低网费,指标一目了然,让民众拥有了一种可量化的获得感。
可以看到,“实”贯穿在从目标、到路径、再到效果的整个链条上。随着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推进,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政策执行机构的官员,通过记者会端出更加细化的落实方案,推动“2019发展图”付诸实施。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紧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痛点”,凝心聚力办好自己的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实干正当时。(记者 聂芝芯 )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