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做客北京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网络传媒集团设在北京的2019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中心,就高校融合创新、助力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话题接受了大河网记者专访。
【核心提示】“很多专家说河南的大学体量比较大,技术条件支撑不了,需要缩减招生规模,但是我们的孩子热爱学习,缩减招生规模就是把刀切在孩子们身上。我们为老百姓办事,下定决心保持规模内涵式发展,继续为我们河南教育事业做自己的贡献。”
创新需要根基 如何相互交融
大学具有传承历史、文化创新、服务社会、国际交流四大功能。“传统和创新不是对立的,一个大学传统就是这所大学的一部分,我们的发展是离不开传统的。”卢克平在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说,“传统是高校的一部分,创新也是应有之义。像我们这样有着悠久历史、有着光荣传统的学校,更要引领这种传统与创新融合的优势。”
【传统】“去年暑假我们重走八年抗战办学路,汲取了很多河南大学优秀传统精神。”卢克平说,“抗战时期河南大学每到一个地方就为当地人民群众办学、办补习班、办医院,提供医疗设备,传播科学文明,学校跟人民的感情很深,这种大学为人民服务的家国情怀是一个大的好传统,是一个宝贵的精神财富。”
【创新】“我们这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的生物学,实际上是很早的一个学科,有将近100年的历史,但中间有间断,后来只用30年重建,就走到一流学科。我们原来的医科大学医学院成为河南医科大学,后来并入郑州大学,从2001年开始,我们重建医学院,通过一二十年的时间,现在又走到全球ESI排名前1%。”
【交融】“传统和创新并不是一个相互排斥的东西,是互相交融的。”卢克平说,“一个大学跟人一样,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传统,河南大学的文化充满了包容和爱心。比如说河南大学教授,没有说是分彼此你我,大家很快就融为一体,这才能发展得快;比如医学院之所以发展得快,是跟我们的化学、生物学,包括材料学科很好的融合分不开的;比如说派一个干部到河南大学工作,很快就能和大家打成一片,临走时都不忍离开河南大学,跟河南大学都成了一家人。”
城市“虹吸效应” 河南大学如何应对
【区位】“河南大学所在区位对我们办学是有影响的,区位的劣势是不可回避的。实事求是地讲,如果河南大学在郑州,可能它的影响力和成就要远远大于今天。”
卢克平补充说,这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有些学科需要坐冷板凳,有些学科就要需要都市文化,但是河南大学力图改变这个东西,一直在化劣势为优势上努力。
【应对】“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是最早走出去的——建立友好学校,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后来我们合作办学。河南大学开放办学的脚步从未停止。前几年我们办了迈阿密学院,是河南省当时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卢克平说,“大学不能封闭,总要开放办学。河南大学一直是这样,现在与全世界一百多所高校在合作交流。”
“我们的想法是通过引进国外优质资源,逐渐办成一所专业学院,按照海外培养的教学体系去办。”卢克平表示,“国外高等教育受自身的政府管治、法律管制,完全引进过来不太容易,但是把教师引进来,结合自身思路办学,这条路总是对的。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办成国际化还是可能的,现在迈阿密学院就在这方面努力。”
大学蕴含公益属性 呼吁教育部在河南设立直属高校
【现状】“河南有1亿人口,有着优质的生源,但是教育资源并不丰富。”卢克平说,“河南的高等教育跟发达地区相比落后五年到十年,不仅是办学水平、科研水平、育人水平、服务水平,还包括基础条件水平。”
【建议】中西部教育要加大政策和制度的供给;呼吁教育部在河南设立直属高校。
帮助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提升河南在全国的竞争力
“河南大学在郑州有校区,有1500亩地的校园,正将国际学院、研究生院等搬过来,为郑州大都市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卢克平说,“河南大学不只是一个开封的学校,它更是一个河南的学校,是郑州大都市区的学校。我们会全力以赴推动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大河网记者 田凯中/文 杨鑫阳 贾志昊/视频 王乙卜/主持)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