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持续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重点。从务实的经济发展目标,到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新动能、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等具体举措,中国向世界传递着经济“加力提效”信号,赢得国际社会的赞赏。
“如果实现预期增速,中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强劲的增长之一”“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健康发展,并继续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国际舆论争相解读中国经济的外溢红利。很多分析指出,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的背景下,中国拿出了坚信“没有过不去的坎”的气势、秉持“思危方能居安”的清醒,确保中国经济在高基数上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成为促进世界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稳定性因素。
“中国正在推进经济发展转型,这是十分有勇气的自我超越。”令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得出如此结论的事实,也是政府工作报告列出的成绩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一般工业”“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这是中国近年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结果。
种得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中国不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持续开放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正能量。从特斯拉成为首个在中国落地的外资独资新能源车企,到宝马在华增资建设电动汽车全球出口基地,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将高端制造等领域的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设在中国,看重的正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宝贵机遇。
经济全球化时代,哪里有市场,哪里更具开放的诚意,企业就到哪里去。致力于扩大开放、形成强大市场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彰显充满魅力的“磁效应”。过去一年,在金融、汽车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中国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的举措持续落地,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继续下调关税总水平……一系列开放组合拳,让两组数字对比充满深意——尽管全球外国直接投资2018年上半年下降41%、发达国家下降69%,中国却“风景这边独好”,继续成为投资热土,全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6万家,同比增长69.8%,实际使用外资8856.1亿元人民币。
中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等举措,有利于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中国已经同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正日益成为帮助塑造世界经济当下及未来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中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通过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引导企业“走出去”,无疑有利于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经济今后发展潜力仍然巨大,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此言代表了很多国际人士的看法。面对一系列新的发展机遇,充满活力的中国真诚地同各国携手,奏响互利共赢的新乐章,持续为世界经济增添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