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省政府门户网站联合18省辖市政府网,深入两会一线,连续第二年推出专题报道《两会市长声音》,主要发布各省辖市市长视频专访、精彩言论、重点工作解读等内容,多渠道传播政府声音,推动各项政府工作开展。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许昌市市长胡五岳接受了省政府网站专访,就高质量发展、扩大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宜居城市等问题介绍了许昌市的经验和做法。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许昌智造”
近年来,许昌树立“既要转得早、又要转得快”理念,坚持优化存量和扩大增量“两手抓”,全力以赴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在优化存量上,以绿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技术化改造“三大改造”为切入点,通过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加快推动电力装备制造、超硬材料及制品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老树发新芽”。去年265个“三大改造”项目完成投资420亿元。在扩大增量上,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健康养老、高纯硅材料、5G等高技术、高成长、高税利产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力求实现“新锐挑大梁”。特别是在5G产业发展上,抢抓机遇,主动出击,与北京邮电大学开展深入合作,建成了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邮)许昌基地,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许昌5G泛在峰会,正式启动了全国首个5G泛在小镇项目,许昌已成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信息技术的重要研发基地。目前结合国家政策和许昌实际,确定了智能电力装备、新能源及网联汽车、高纯硅材料、5G等9大产业发展专项。
扩大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许昌坚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依托我省路上、空中、海上、网络4条“丝绸之路”,着力提升开放质量,有力推动了全市高质量发展。“走出去”方面。支持优势产业产能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和产能合作,全市对外投资合作健康有序发展。目前,许昌市瑞贝卡、大森机电、世纪香等25家企业设立境外投资企业46家,分布在美国、德国、柬埔寨、肯尼亚等24个国家,对外投资中方协议额达到4.08亿美元。“引进来”方面。针对制造业质量不高的现状,主动对标国际先进,深化对德合作,推动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许昌速度嫁接德国质量,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不仅提升了全市制造业发展水平,也带动了企业转变发展理念、弘扬工匠精神、追求卓越品质。目前,全市累计签约对德合作协议61个,其中22个已落地,涉及投资合作、技术研发,设备引进、职业教育等领域。规划建设了中德(许昌)产业园,成功获批全国第8家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为许昌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提供了载体、注入了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去年以来,随着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许昌市部分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举步维艰,甚至面临生存考验。许昌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河南省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3+N”政策体系,提出实施“四个一百”专项行动,围绕“解难题、增信心、促发展、建机制”总要求,通过市级领导联系服务100家重点工业企业,市、县领导干部联系服务100个工业重点项目,100家企业开展银企对接和100家企业化解担保链风险,帮助民营企业提振信心、渡过寒冬、迎来春天。截至目前,全市共解决企业问题1099条,380家企业与银行机构开展对接,签约到位资金74.7亿元,66家企业担保链风险得到有效解决。一大批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得到有效解决,企业发展迈上良性健康轨道。
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打造宜居许昌
许昌市统筹文明城市创建与百城建设提质,扎实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个高质量”,着力打造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宜居宜业城市。推进城市规划高质量,严格规划实施,不折腾、不动摇,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进城市建设高质量,扎实做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特别是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补齐城市短板为重点,打造了“15分钟医疗服务圈”“15分钟健身圈”“15分钟阅读圈”“15分钟便民服务圈”,城市功能、公共服务更加完善。推进城市管理高质量,突出抓好生态环境治“污”、交通秩序治“堵”、市容卫生治“脏”、公共服务治“差”,在监管上全面实行数字化,在精细上坚持“以克论净”,在服务上创新“柔性执法”,打造了城市管理的“许昌模式”。推进城市经营高质量,增强经营理念,创新经营机制,推动城市自我增值。比如,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轴线,腾商换绿、还地于民,拿出3300亩土地建设中央公园,打造城市“绿肺”,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记者 时运斌 摄影 杨鑫阳)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