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上午,6名省政协委员在“代表委员通道”亮相。(记者 董亮 杜小伟 摄)
1月19日上午,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前,来自农林、工商联、教育等界别的6名省政协委员走上“代表委员通道”,直面记者提问,畅谈民生热点,为中原更加出彩建言献策。
河南与澳门都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省政协委员李自松
“中原文化悠久灿烂,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澳门文化多元共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河南与澳门都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希望双方在文化方面有更多交流与合作,从而进一步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省政协委员、在澳门从事媒体工作的李自松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建议豫澳两地借此机会在文化领域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
李自松说,河南这些年在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取得很大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希望能从文化的视角来展示河南、推广河南,让更多优秀的中原文化走进澳门、走向世界。
我们就是围绕红枣做文章,把一颗红枣吃干榨净,演绎了把一颗枣卖到17元的传奇。
——省政协委员石聚领
“我们从一个小作坊到红枣上市第一股,把一颗小红枣做成一个大产业,用了整整27年的时间!你要问我秘诀,那就是4个字:‘专注、创新’。”省政协委员石聚领坚定地说。
“扫一扫这个二维码就能看到枣片、枣干、枣粉等700多种产品信息。”石聚领说,“我们就是围绕红枣做文章,把一颗红枣吃干榨净,演绎了把一颗枣卖到17元的传奇。”
谈到创新,石聚领表示,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法宝,好想你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在3000万元以上,打造出许多新产品,广受消费者好评。
“我们一定要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干好实业,为民营经济更出彩作出贡献。”石聚领说。
把为老百姓供好水的责任扛在肩上。
——省政协委员张允久
“为了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让更多人喝上丹江水,我省及时出台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的‘四水同治’意见,开启了我省水利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省政协委员张允久说,供水行业要积极响应号召,把为老百姓供好水的责任扛在肩上。
张允久呼吁各供水企业要加大配套水厂和管网建设力度,扩大南水北调供水范围;要按照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水资源环境承载力,实施水量指标动态管理,缓解重点区域供水矛盾;要加快建设调蓄设施,让水能留得住、调得出。
“希望大家珍惜生命之水,人人都能加入到节水行动当中,为保护好水资源、造福下一代贡献我们的力量。”张允久说。
对产品的需求由过去的‘有没有’转向了‘好不好’,市场需求的转型升级必然拉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省政协委员谷建全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不断增强、世界产业分工格局和贸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河南作为传统产业大省,产业转型升级面临艰巨而紧迫的任务。”谈到产业转型升级,省政协委员谷建全说。
谷建全重点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迫切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因。
“首先是要素成本升高驱使。过去,我们大部分产业的生存之道就是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供给趋紧,资源和环境的成本飙升,迫使企业由原来依靠要素投入的粗放发展转向依靠创新驱动的集约发展。”谷建全说。
产能过剩是当前我省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生产出的产品如果得不到市场认可,就会造成资源浪费。谷建全认为,消除过剩产能,会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需求升级拉动。”谷建全进一步分析,对产品的需求由过去的“有没有”转向了“好不好”,市场需求的转型升级必然拉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省政协委员刘媛
在基层教育战线工作了30多年的省政协委员刘媛,一直对学前教育问题特别关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8年全省共新建、改扩建1400多所幼儿园,我真心为这一惠民工程点个赞!”刘媛高兴地说。
河南是人口大省,“入园难、入园贵”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这两年,在调研了100多所幼儿园后,我发现一些地方问题相当突出。”调研中,刘媛注意到,幼儿园教师薪资水平普遍较低,优秀教师出现断层的现象比较突出。“幼儿园给孩子的是启蒙教育,老师的水平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这也是家长选择幼儿园特别看重的一个因素。”刘媛说。
针对学前教育,刘媛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以公办园为主,民办和普惠园为补充的办园模式;二是建立健全幼儿园教师补充机制,最好能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群众不致富,不是好干部。
——省政协委员郭祖良
“我这个村党支部书记是‘半路出家’当上的。之前我在郑州经商,偶尔回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我决定回村带着乡亲们干。回去我就写了个标语贴在村室门口:‘群众不致富,不是好干部’。”谈到如何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省政协委员郭祖良十分感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五个振兴”为路径,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为了选对产业,郭祖良到安徽、陕西等地考察学习,还专门请省里的农业专家到村里检验土质,测土配方,最后决定发展中药材种植,还成立了合作社。
村民们过去一直种小麦玉米,改种中药材,心里都没底儿。“干部不领,水牛掉井。”郭祖良风趣地说,“基层干部就得冲上去,带头先行先试,对那些跟着我们干的村民承诺:挣了是你们的,亏了我们兜底。”郭祖良举例说,贫困村民老郭在村里第一个跟着搞中药材种植,当年就赚了1.8万元,脱了贫。
说到下一步打算,郭祖良信心十足:“依托现有中药材种植,让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记者 曾鸣 陈小平 刘薇)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