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源泉,更是彰显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洛阳市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7年,洛阳市研发经费投入86.38亿元,较上年增加19.07亿元,增长28.3%,高于全省10.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2位,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研发强度(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是衡量一个地方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的重要指标。洛阳市统计局负责人介绍,2017年,洛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自主创新示范区龙头带动作用,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狠抓研发项目实施,研发投入强度达1.99%,较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再创新高。
企业、政府属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是洛阳研发活动的三大执行主体。2017年,洛阳企业研发经费投入64.51亿元,比上年增加14.83亿元,增长29.9%;政府属科研机构研发经费投入19.3亿元,比上年增加3.77亿元,增长24.3%;高等院校(含附属医院)研发经费投入2.49亿元,比上年增加0.48亿元,增长23.9%。
其中,企业(不含政府属科研机构)研发投入占全市研发经费投入的比例为74.7%,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企业研发能力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企业研发投入的大幅增长,得益于洛阳市加大对中小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洛阳市科技局提供的信息,三年间洛阳市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券1.42亿元,兑现企业研发经费3846.23万元,以后补助方式支持227家企业的238项创新项目,撬动企业研发投入12.46亿元,让企业享受到了创新政策红利,真正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在做好研发投入“加法”同时,洛阳市还善用“减法”。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减免所得税2.29亿元,比上年增长57.7%;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2.37亿元,比上年增长7.4%,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税收减免政策落实效果显著提升,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科技创新,重在转化。专家指出,科研实力雄厚、研发经费投入多,不代表由此形成的GDP就多。尤其是高校和科研机构,往往存在着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的现象。
专家建议,洛阳市应发挥自身高校多、科研院所多等优势,加快打通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军民企地对接转化、市场化运作和人才成长“四个通道”,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让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记者 田宜龙)
相关新闻
“洛阳创新”闪耀范堡罗国际航空展
7月16日,第51届范堡罗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英国伦敦拉开帷幕。由航空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简称航空工业洛阳光电所)研制的增强飞行视景系统(EFVS)亮相展会,展示了“洛阳创新”的最新成就。
7月18日,航空工业洛阳光电所所长李明锁告诉记者,增强飞行视景系统(EFVS)是航空工业洛阳光电所研制的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设备。它能够在飞行中获取飞机前方外景的红外图像,将红外图像和计算机生成的各种飞行操作信息叠加后投射显示在飞行员的正前方,使飞行员不用低头即可看到关键的飞行信息与外景重合的图像。在目视能见度受限的情况下,EFVS能使飞行员看清飞机前方的跑道、障碍物等,增强飞行能见度,有效降低云、雾、霾、雨、雪等恶劣气象条件对飞机飞行的影响。本次航展,航空工业洛阳光电所首次以独立民机座舱的形式,完整展示了增强飞行视景系统(EFVS)的运行概念,并成为中国航空工业展团的重要看点之一。
英国范堡罗国际航空展是规模和知名度仅次于巴黎航展的世界第二大航展,每两年一届,已成功举办了50届,是航空航天领域高端的国际交流平台。(记者 田宜龙 李宗宽)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