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首选学校还是首选专业还是首选城市?报志愿就像找对象,让考生和家长很纠结。当三者不可兼得时该如何取舍?哪个优先?6月28日,记者请高校招办主任为考生和家长支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招办主任胡昊表示,其实选择无所谓好坏,适合自己最重要,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势以及将来的职业规划、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来填报志愿。
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选用标准除了学历门槛外,基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专业+学校+综合素质”,即专业优先(一看专业,二看学校、素质),理工科类专业性强的职业尤其如此;二是“学校+专业+综合素质”,即学校优先(一看学校,二看专业、素质),那些专业性不太强、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职业便是如此;三是“综合素质+学校+专业”,即素质优先(一看素质,二看学校、专业),很多企业称作“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对此胡昊给不同类型的考生提出了如下建议:如果你属于职业理想非常明确、未来规划非常明晰的考生,建议“职业优先”:先找出与这个职业直接对口的专业,再找出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重点关注自己分数有可能达到的院校,最后找出自己喜欢的城市。也就是说,这类考生可以按照“职业—专业—学校—城市”或者“职业—专业—城市—学校”的顺序填报志愿。
如果你属于专业特长明显的考生,建议“专业优先”:按照“专业—学校—城市—职业”的顺序选择志愿。对于高考分数较低、只能考取一般应用型大学的考生,特别是民办学院或者高职专科的考生来说,专业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当你毕业后求职找工作时,靠的就是一技之长了。
如果你属于专业特长不明显、各科成绩都好的考生,建议“学校优先”:如果考生成绩优秀,能上名牌大学,那么报志愿时就要首选学校,因为一些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毕业生的第一学历。这个原则也适用于那些没有特别喜好的考生。
如果你对职业、专业、学校都没有特殊要求,建议“城市优先”:因为在哪里上大学也很重要,不同城市的文化底蕴、经济活力、就业机会都不一样,赋予你的格局和视野也不一样,大学四年绝对会影响你的一生。(本报记者 史晓琪)
责任编辑:银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