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优势书写开放名片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五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18-06-30 08:00 来源:河南日报

  当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回望,再回望,你会发现,有3000多年的时光,河南都居于历史舞台的中心,熠熠生辉。

  站在历史的画卷前,倾听、再倾听,近2000年前班超出使西域的驼铃声犹在耳边。而今天,中欧班列(郑州)已经满载货物风驰电掣实现了每周“八去八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

  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到“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再到“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的宏伟目标,省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党代会持续深入推动中原文化再发展再提升。

  “世界你好!这是我的家。”2018年4月,外交部全球推介会上,河南向世界展现出了一个自信、开放、极富生机活力的新中原。深厚的文化优势,正成为一张河南行走世界的名片。

  中原文化是一座精神家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原文化天然的根源性,有着无比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我是谁,来自哪里?”在全球华人世界,这不是一个深奥的哲学问题,却是一个始终萦绕在心头的寻根之梦。

  6月23日,来自台湾南部的黄先生准备参加儿子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典礼。“从小就知道我们来自河洛地区。”黄先生说。12年前,黄先生和妻子义无反顾地将儿子送到北京读中学,又坐了一夜火车来到郑州,在河南寻找《诗经》中描述的地方。

  两年后,在鹤壁淇河边一个小村庄,竹园里竹子青青,淇河水流潺潺,村民家门上写着“天下大同”四个大字,“这就是我们心中向往的地方啊。”看到这些,黄家夫妇激动得热泪盈眶,就此安家,一住10年。

  同样,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都吸引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华夏子孙亲临盛典,共同表达“同根同祖同源”的历史文化精神。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说:“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这是任何其他地方不能取代的。”

  作为华夏文明的诞生地,河南所孕育的历史如木之根本: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安阳殷墟、天地之中等华夏文明的核心地标,默默诉说着历史的辉煌。世界华人的许多姓氏在此发端,最初的汉字在此成形,诸子百家思想作为东方文明轴心时代的标志引领着华夏文明的走向和文化发展方向……

  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始终是提升河南形象的金字招牌,是河南充满自信、不断进取的动力。从“老家河南”的历史地位,到“天地之中”的地理坐标,再到包容宽厚的河南气质,都深深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投资者。

  以富士康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德国DHL、美国UPS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以台湾友嘉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以菜鸟网络、苏宁云商为代表的电商产业纷纷选择在河南落地生根……

  截至2018年5月,在豫投资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有88家,国内500强企业有158家,带动河南企业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方特欢乐世界、华谊兄弟电影小镇、海昌极地海洋公园……一批大型主题公园扎堆入驻郑州文创园,河南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迪士尼式”的乐趣。

  传承和创新让文化生生不息

  来路不忘,未来可期。传承和创新,是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是中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河南连续出台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等一系列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河南文化建设驶入快车道。

  让文物遗产“活起来”“动起来”“会说话”。2017年6月11日,二里头商代遗址博物馆在洛阳偃师破土动工,若干年后人们就能看到“最早中国”的身影。隋唐洛阳城的定鼎门遗址、明堂遗址、天堂遗址等保护展示工程,安阳殷墟、新郑郑韩故城等一批考古遗址公园和大遗址保护展示园区,以“新旅游景点”的姿态吸引着中外游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结合,木版年画、剪纸、泥咕咕等民间手工艺品走进当代人的生活,诸多中原大地上的珍贵文化遗产悄然活化。

  愈开放愈进步,和时代紧密融合的创新让中原文化展现出新鲜而又生动的别样活力。

  特色小吃美食飘香、清明上河园看《大宋·东京梦华》……“文化+旅游”的模式让开封有了新模样。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目前开封市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为5.5%,远高于全国和河南省平均水平。

  丰厚的中原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2017年,河南省接待海内外游客量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6.65亿人次和6751亿元,增速双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文化+科技”“文化+制造”“文化+共享”“文化+农业”……“文化+”正在中原大地催化出一批批新兴业态,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带来红利。

  如果说千年前嵩阳书院“程门立雪”的故事广为流传,那么有两个消息让中原的文化书香更为浓烈:一是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分别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二是河南省和中国科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三方正在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在家门口上世界名校不再遥远。

  时代在变,传统文化传承的形式和内容也在变,但始终不变的是河南人大气、包容、淳朴的优秀品质,时刻传播正能量。近日,在宁波打工的49岁南阳人孙中亮不顾一年前刚做过心脏手术跳河救人,感动社会。

  实际上,在中原这片土地上,近年来诞生了18位“全国道德模范”,13名个人和1个群体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88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恰恰是开放和创新带来的变与不变,让中原文化始终充满着强大的力量。同时,厚重的中原文化又让新时代的河南拥有了不同凡响的底气。

  让河南更具“国际范儿”

  这些年,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中国(郑州)第二届创新创业大会等国际会议接踵而至;安阳国际滑翔伞公开赛、郑州国际街舞大赛、濮阳国际龙舟赛等大型国际赛事络绎不绝……河南的“国际范儿”“全球味”越来越浓。

  6月27日,河南卢森堡中心开工建设,为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和河南打造对外开放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世界旋转的轴心正在转移,移回到那个让它旋转千年的初始之地——丝绸之路。”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在《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发出感叹。

  引进来,还要走出去,这才是全方位的开放、高水平的开放。当少林功夫和太极拳成为享誉世界的名片,河南对外形象还需要更多的新标签。

  2016年,开封小宋城的形象宣传片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那一刻,世界都被中国河南的美食所诱惑。自2015年河南形象宣传片亮相纽约时代广场,郑州城市宣传片又先后4次“刷屏”,世界的目光就被紧紧牵引到中原腹地。

  日渐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正在改变着世界对于河南的印象。

  生机勃勃的动漫新产业在河南生根发芽。河南约克动漫公司启动520集大型原创动画片《我是发明家》项目,启动时即与意大利MondoTV集团签署了2500万美元的《视听作品发行许可协议》,去年10月亮相欧洲后,又沿着“一带一路”辐射的64个国家播映,以动漫带动国际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

  河南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豫剧《程婴救孤》在美国上演;《功夫诗·九卷》先后出访哥伦比亚、菲律宾;13个大型文物外展在瑞典、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让中原文化的风采飞扬五洲四海。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河南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挖掘和发扬光大,不单使自身有了独一无二的开放名片,也必将在未来更高水平的开放和更高质量的发展中绽放光华。(本报记者 樊霞)

责任编辑:银新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