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成文日期
发文机关 发布时间 2017年10月26日
标  题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三个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豫政办〔2017〕126号 时  效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豫政〔2023〕7号),此文件宣布失效。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三个工作方案的
通  知

豫政办〔2017〕126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冷链物流转型发展工作方案》《河南省快递物流转型发展工作方案》《河南省电商物流转型发展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10月26日

  河南省冷链物流转型发展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发〔2017〕18号)精神,推动冷链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制定本方案,实施期限为2018—2020年。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发挥我省综合交通和产业基础优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规模化、标准化、智慧化、专业化为方向,完善落实行业标准和支持政策,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补齐软硬件短板,培育一批冷链物流领军企业,打造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冷链物流强省。

  (二)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成链条完整、设施先进、标准健全、服务高效的冷链物流体系,郑州国际冷链物流枢纽和全国冷链集散分拨中心地位基本确立,冷链物流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冷链流通水平显著提升。我省果蔬、肉类、奶类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30%、50%和60%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50%、85%和80%以上,可追溯率分别达到30%、65%和65%左右。

  冷链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全面推进冷链国际化进程,航空冷链、中欧班列冷链货运业务量明显增长,鲜活农产品出口比例显著提升,年进口肉类50万吨以上,年进口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总量达到10万吨以上。

  冷链物流设施水平不断提升。全省冷库总库容达到1000万立方米,冷藏运输车保有量超过13000辆,新增冷藏集装箱600个,末端生鲜快递柜加快推广。

  冷链物流企业实力明显提升。培育20家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冷链物流标杆企业,建成5—10个全国性冷链资源交易平台和生鲜电商交易平台,新增3—5家冷链物流上市企业。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规划引领。落实《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20年)》关于冷链物流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依托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区域功能分工和空间布局,构建以郑州为中心、区域物流节点城市为支撑、城乡分拨配送网络为基础的“一中心、多节点、全覆盖”的现代物流空间网络体系。实施郑州国际冷链物流枢纽建设、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城市低温配送中心建设、冷链共同配送、产地冷库建设、农产品配送直销平台、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冷链多式联运示范、冷链技术装备升级、冷链质量追溯和安全监管等十大工程。(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健全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制定和推广一批覆盖全链条的冷链物流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打造全国冷链物流“河南标准”。

  制定冷链物流地方强制性标准。制定实施冷冻食品、生鲜肉制品、乳制品等冷链物流温度监测技术要求与规范。(省质监局、商务厅、食品药品监管局、畜牧局、行业协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018年年底前完成)

  制定实施《易腐农产品产地预冷作业规范和技术要求》《冷链物流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冷藏运输车辆温度监测装置技术标准》等强制性标准,争创一批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或区域。(省质监局、商务厅、食品药品监管局、农业厅、畜牧局、交通运输厅、行业协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019年年底前完成)

  在冷链物流领域全面推广1200毫米×1000毫米标准托盘和600毫米×400毫米包装基础模数,促进包装箱、托盘、周转箱、集装箱等上下游设施设备的标准化。(省商务厅、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畜牧局、行业协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019年年底前完成)

  建立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支持龙头企业制定实施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支持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接受监督,树立全国性行业标杆。支持三全、思念等企业制定速冻食品质量追溯标准,支持双汇等企业制定肉类冷链运输业务标准,支持鲜易等企业制定冷链物流平台标准,支持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制定生鲜品航空冷链业务标准,支持郑州国际陆港制定国际冷链班列温控标准,支持河南冰熊等企业制定冷藏车制造标准。(省质监局、商务厅、发展改革委、食品药品监管局、交通运输厅、农业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020年年底前完成)

  开展冷链物流对标行动。在冷冻食品、生鲜肉制品、乳制品行业每年选择10家以上试点示范企业开展对标、达标工作,强化标准制定、执行和监管的衔接。鼓励行业组织开展冷链物流企业服务质量达标测评与监督检查。(省质监局、商务厅、食品药品监管局、交通运输厅、农业厅、畜牧局、行业协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三)构建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大力发展互联网+冷链物流,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信息整合,推动建设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冷链信息平台。

  建设温控和质量追溯平台。建设冷链产品质量追溯和全程温控管理信息平台,以生鲜乳、苹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农产品为重点,选择具备条件的省辖市开展追溯试点,推动追溯管理与市场准入相衔接,逐步实现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追溯管理。支持龙头企业率先建设食品冷链物流温控追溯平台。(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展改革委、农业厅、商务厅、工业和信息化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020年年底前完成)

  支持冷链装备智能化发展。支持冷藏运输工具制造企业运用传感器、过程控制芯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导航定位等物联网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对现有产品进行智能化创新设计和升级改造,建设智能产品监控云平台,实现产品远程数据交互和控制。支持冷链装备制造企业面向市场提供冷链物流整体解决方案,形成总集成总承包、融资租赁等市场营销新模式。(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商务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020年年底前完成)

  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冷链平台。支持鲜易“冷链马甲”等拓展融资增信、结算支付、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等增值服务,建成全国性冷链资源交易平台。支持双汇等做大做强生鲜电商交易平台。支持万邦等开展集线上交易、电子结算、产品质量追溯等功能于一体的“一卡通”服务,建成全省农产品交易大数据平台。支持华夏易通等建立多温区仓储+共同配送+冷链宅配的城市冷链共同配送体系,打造仓配一体化平台。支持食品加工企业、农批市场与城市配送企业加强协作,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冷链产品配送直销平台。(省商务厅、发展改革委、农业厅、工业和信息化委、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020年年底前完成)

  (四)实施农产品新鲜直供工程。借助冷链物流技术和电商平台,减少鲜活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培育本土特色农产品品牌。

  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跨境贸易。依托冷链相关功能口岸建设,鼓励开展苹果、大蒜、大枣、茶叶、铁棍山药、食用菌、鲜切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跨境贸易,拓展东南亚、欧美和澳洲出口市场,培育5—10家全国性农产品跨境贸易龙头企业。(省商务厅、发展改革委、农业厅、郑州海关、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020年年底前完成)

  推动农产品原产地直采直销。支持发展“农批零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及“电商+冷链物流+智能菜柜”等生鲜农产品零售模式,建设一批城市大型生鲜农产品直供中心,打造以“生鲜直通车”为标识的生鲜配送物流体系,到2020年培育20家以上生鲜品直销配送示范企业。(省商务厅、发展改革委、农业厅、邮政管理局、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加快农产品产地预冷设施建设。加快新建一批产地冷藏冷冻初加工储存设施。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在粮食、果蔬、水产品、中药材等农产品主产区建设一批具有产地预冷、分拣加工设施的冷藏保鲜气调冷库,配置封闭式站台的低温库和具有恒定温湿度的冷库。支持骨干企业在原奶产地建设大型生产预冷中心。(省商务厅、发展改革委、食品药品监管局、农业厅、畜牧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五)积极发展冷链多式联运。以空陆、公铁联运为重点,完善多式联运场站设施,构建冷链多式联运标准体系,建设多式联运信息平台。推动“新鲜卢森堡”双向跨境贸易平台快速发展,打造辐射亚太和欧美的航空冷链物流集散中心。支持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拓展冷藏卡车航班网络,扩大冷链产品空陆联运规模;支持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实施“一干三支”公铁海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扩大冷藏集装箱甩挂运输公铁联运规模;支持发展冷链“门到门”公铁联运。(省交通运输厅、商务厅、发展改革委、郑州铁路局、省机场集团、郑州国际陆港公司)

  (六)培育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境内外大型冷链物流企业。支持双汇、鲜易控股等省内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兼并控股等方式,完善覆盖全国的冷链网络,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冷链物流龙头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生产流通企业,采取“冷链配送+连锁零售”“网络化冷库+生鲜加工配送”等商业模式,逐步发展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和冷链物流服务网络。整合医药行业资源,加快建设药品专业物流中心,培育药品冷链物流龙头企业。(省商务厅、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食品药品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七)推动高端人才培育和引进。以政府采购公共服务方式,委托行业组织或第三方机构每年举办1—2次冷链物流业务培训,到2020年累计培训冷链在职人员2000人以上。鼓励农牧类、物流管理类等高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专业和课程,推动企业、行业协会、学校合作建设冷链人才实训基地,到2020年培育5所左右冷链物流相关示范高校,建设10个左右冷链物流相关人才实训基地。探索建立冷链物流专家库,支持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列入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计划。(省商务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科技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八)夯实项目支撑。建立全省冷链物流重点项目库,原则上国家和我省物流扶持政策优先支持入库项目,并在用地布局、审批、证照办理等方面予以倾斜。各地要积极谋划储备重大项目,对入库项目严格筛选、动态调整、跟踪监测,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推动项目顺利实施。(省商务厅、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2017年年底前完成)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协调。建立冷链物流业重大事项会商协调机制,下设省物流业发展办公室,统筹实施全省冷链物流业相关规划、重大政策和推进企业发展,加强对冷链物流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指导协调,强化监督检查和跟踪评估。(省商务厅牵头负责,持续推进)

  (二)完善政策措施。统筹整合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商务促进等财政专项资金,充分利用高成长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现代服务业产业投资基金、互联网+物流产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大对冷链物流转型发展的支持力度。(省商务厅、财政厅等按职能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三)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运行监测、标准制定和宣传推广、职业培训、行业自律、诚信体系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作用,引导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共同推动物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省商务厅、相关行业协会负责,持续推进)

  (四)加强督导考核。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分解细化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定期总结各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适时开展政策实施效果第三方评估工作。建立冷链全程监控平台,形成部门监督、公众监督、舆论监督齐抓共促的管控态势。(省商务厅、交通运输厅、工业和信息化委、农业厅等按职能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五)强化统计监测分析。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第三方冷链物流信息平台作用,在统计部门指导下建立冷链物流行业统计制度,研究制定冷链物流行业统计分类标准和指标体系,加强行业数据收集、分析、发布等基础工作。开展冷链物流统计监测,研究发布冷链物流行情指数,及时通报重点产品运营状况,为科学判断行业状况、预测发展态势、指导企业经营决策和政府部门制定行业政策提供依据。(省统计局、商务厅、发展改革委、行业协会等按职能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河南省快递物流转型发展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61号)、《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发〔2017〕18号)精神,推动快递物流业转型升级,制定本方案,实施期限为2018—2020年。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为出发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快递物流等现代物流特色产业,完善全省快递物流体系,形成以郑州为中心、区域物流节点城市为支撑、城乡分拨配送网络为基础的“一中心、多节点、全覆盖”现代物流空间发展格局,建设郑州现代国际物流中心,打造全产业链现代物流强省。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快递物流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通过政策调控促进行业快速健康发展,营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2.创新引领,协同发展。坚持创新驱动,激发企业内生动力,鼓励快递物流企业设施、技术、管理和服务创新,带动行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快递物流融入城乡规划、综合交通体系,推动快递物流与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电子商务、现代农业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3.强化监管,保障安全。加强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夯实行业安全基础,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红线意识,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保障寄递渠道安全。

  (三)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省快递物流业发展实现以下目标:

  总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规模稳步扩大,业务量达到35亿件,年均增长47%以上;业务收入达到310亿元,年均增长37%以上。全省建成20个日处理能力50万件以上的快递(电商)物流示范园区;建成1000个校园快递综合服务中心,10000组智能快件箱,20000个社区快递综合服务站点;2000个乡镇快递综合服务站,30000个快递物流农村公共取送点。行业新增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

  枢纽地位不断夯实。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快件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网络,建成郑州国际航空快递物流枢纽,形成辐射全国、联通世界、绿色智慧、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

  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快递服务满意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国61个重点城市间的快件实现48小时投递,省内县级以上城市24小时投递,快递物流服务网点覆盖全部乡镇,行政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快递延误率、损毁率、丢失率和投诉率明显降低。快递物流企业员工素质、管理能力、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形成多品种、差异化、个性化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行业发展初步实现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

  竞争实力明显提升。全省年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骨干网络企业达到7个,其中年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的企业2个以上。全省快递基础网络布局合理,航空快递运转高效,直封直航邮路齐全,快件多式联运设施完善,现代国际物流中心地位基本确立,覆盖全省城乡的快递物流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快递物流综合竞争实力明显增强。

  二、工作任务

  (一)强化规划引领作用。落实《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20年)》关于快递物流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要制定快递物流发展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并与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电子商务等专项规划衔接;将快递物流处理中心、快递物流园区、快递物流服务网点、快递综合服务站、智能快件箱等快递物流基础设施纳入相应规划,建立符合各地实际的快递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邮政管理局,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017年年底前完成)

  (二)培育引进骨干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国际、国内大型快递物流企业在我省设立总部、区域总部、快件处理中心、电商园区、研发基地、仓储配送中心、呼叫中心、结算中心等。支持我省快递物流企业建设电商园区、智能化分拨中心、生鲜冷库、城市综合配送中心,通过提升服务、优化网络、整合资源,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引导快递物流企业拓展快运、资金融通、保险、租赁、报关等业务领域,不断向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城市末端配送、即时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金融、第三方物流平台转型,形成多元化业务结构,加快形成国际化快递物流企业。鼓励快递物流企业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智慧物流体系,采用云仓储、智能分拣系统、路径优化技术提高管理水平。鼓励快递物流企业与车辆租赁、劳务派遣、末端派送等专业第三方企业合作,降低经营成本,逐步实现轻资产运营,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省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委、商务厅、邮政管理局,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三)发展航空快递物流。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在我省建设航空邮(快)件处理中心,组建快递货运航空公司和货代公司,降低物流成本;支持开展国际快件中转集拼业务,加密国际航线;推行“卡车航班”搭载航空快件模式,提高航空快递服务能力。支持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建设航空邮(快)件公共分拨中心、在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国际航空快递物流港、在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建设跨境快件分拨中心。依托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开辟航空快件优先安检、优先配舱、优先通关“绿色”通道,不断提高快件上机通关效率。支持我省快递物流企业在境外设立办事机构、建设海外仓,与国际大型快递企业合作,通过重组、并购、控股、联合等方式,拓展国际快件运输网络。支持建设中国邮政郑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增加欧洲、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直封直航邮路数量;充分发挥郑州国际邮件互换局作用,实现进境邮件“一点通关、分拨全国”功能。(省民航办、郑州海关、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邮政管理局、机场集团、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四)联通快递基础网络。支持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郑州国际陆港、郑州高铁南站等交通枢纽配套建设快件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实现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快件运输紧密衔接,构建联通国内外的高效快递物流网络。鼓励快递物流企业统一信息交换和数据接口标准,信息系统与政府监管、多式联运、跨境通关、电子商务、末端配送等平台系统对接,实现信息资源跨区域、跨部门互联互通。提高快递物流企业标准化水平,推动收寄、分拣、运输、投递各环节标准化改造,建设标准化分拨中心和营业场所。支持快递物流企业推广使用电子面单,鼓励使用1200毫米×1000毫米标准托盘和600毫米×400毫米包装基础模数,促进快递物流与其他行业国家标准对接。(省交通运输厅、商务厅、民航办、郑州铁路局、郑州海关、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邮政管理局、机场集团、郑州国际陆港公司、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五)加快快递园区建设。支持郑州市结合快递物流企业分拨中心建设各类快递物流园区,依托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郑州国际陆港、郑州高铁南站交通枢纽建设快件处理中心,联通全市快递物流园区和处理中心,形成全国性快递物流集散中心;支持洛阳、安阳、漯河、商丘、南阳、信阳按照企业集聚、功能集成、资源集约原则,建设至少1个日处理快件能力50万件以上的快递物流专业园区,形成服务本地、辐射周边的区域性快件中转分拨中心;支持其他省辖市建设至少1个日处理快件能力50万件以上的快递物流园区,吸引骨干快递物流企业入驻;支持各县(市)在交通便捷的区域建设日处理快件能力20万件以上的快件处理中心(配送中心),引导快递物流企业集聚。(省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民航办、郑州铁路局、省邮政管理局、机场集团、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019年年底前完成)

  (六)发展冷链快递物流。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发展冷链业务,鼓励建设冷库、购置冷藏车辆、完善冷链末端网络。推动快递物流企业开展生鲜农产品寄递业务,建设农产品冷藏保鲜库,提供专业化包装、仓储、运输服务。鼓励快递物流企业开放末端营业网点,配备冷藏车、冷藏柜等设备,参与冷链城市共同配送。(省农业厅、商务厅、邮政管理局,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七)规范快递车辆通行。引导快递物流企业推广新能源汽车等运输工具,推动企业使用电动货车派送城市快件,鼓励快件长途运输采用甩挂运输方式。探索包容审慎的监管模式,依法规范快递物流货运车辆、电动车市内通行。(省公安厅、交通运输厅、邮政管理局,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018年年底前完成)

  (八)完善城市配送体系。加快完善城市快递网络体系,建设城市配送中心,规划布局标准化经营场所,改造城市末端服务网点。结合社区商业服务中心,规划建设一批统一规范的标准化快递经营场所,承担业务接待、代收代投、快件暂存、停车装卸等功能。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区、商业区、校区提供智能快件箱投放基本条件或快件收派场所,为快递投递车辆通行和临时停靠提供便利。鼓励新建小区配备专门快递服务用房。鼓励依托便利店建设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末端配送模式创新,引导快递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城市共同配送。(省教育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商务厅、事管局、邮政管理局,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九)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加快完善农村快递物流网络体系,推动建设县级处理中心、乡镇综合服务平台、农村公共取送点。结合乡镇集贸市场,规划布局一批统一规范的快递综合服务站,搭载电子商务、农资销售、农技推广、农产品储存包装等惠农业务。积极探索县域以下快递物流共同派送,提高县乡货物运输效率;鼓励农村客运班线搭载快件,实现全省“快递下乡”运输专线全覆盖;鼓励快递物流服务深入田间地头,打通生鲜农产品外销“最初100米”;结合农产品保鲜需求,通过冷链快递或“运输+落地配”直连产需两端。发挥邮政网络优势,依托乡镇邮政支局(所)、村邮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邮政便民服务平台。(省交通运输厅、农业厅、商务厅、供销社、邮政管理局,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十)加强行业融合发展。支持快递物流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发展入厂物流,嵌入制造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实现信息共享、流程对接、服务定制,深度融入制造业产业链;支持快递物流与服务业合作,开展快递+大数据、快递+金融、快递+O2O(线上线下)等业态模式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分享经济和体验经济发展;引导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为电商企业提供采购、运输、仓储、配送、报关、金融、保险等一体化服务;推动快递物流企业构建农产品销售网络,服务产地直销、订单生产等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为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提供专业化、标准化、定制化服务,打通农产品外销渠道。(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农业厅、商务厅、邮政管理局,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各地要制定出台配套措施,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督促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及时提出应对措施,确保工作任务完成。各地要筛选、上报快递物流园区、快件处理中心等建设项目,争取纳入全省快递物流业重点项目库。(省发展改革委、邮政管理局,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筹整合商务促进等财政专项资金,充分利用高成长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现代服务业产业投资基金、互联网+物流产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大对快递物流业转型发展的支持力度。(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商务厅、邮政管理局,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三)加强行业人才培养。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开展安全、应急、电商等培训,提升快递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引导快递物流企业与相关院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支持相关院校开设快递物流专业及课程,为快递物流企业输送专业人才;督促落实快递物流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制度,支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化鉴定考试。(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邮政管理局,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四)强化行业安全监管。落实属地安全管理责任,建设快递安全监管“绿盾”工程,督促快递物流企业百分之百落实“收寄验视、实名登记、过机安检”三项安全制度。大力推广实名收寄信息系统;严格落实《邮政业安全生产设备配置规范》等强制性标准;推动省、市、县三级快递企业处理中心配备安检机,督促做好出港快件过机安检工作;支持建设市级快递视频监控平台,将所有快递处理场所纳入监控范围。完善公安、邮政管理等部门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协作机制,加大快递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力度,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作配合,严厉打击通过寄递渠道运输禁寄物品等违法行为。(省公安厅、邮政管理局,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五)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模式,不断提高监管效能。精简快递企业分支机构、末端网点备案手续,推进快递领域工商登记“一照多址”改革。严格落实快递业务员职业技能确认与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脱钩政策。探索加强快递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建立快递企业和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完善快递物流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加强数据收集和分析研究,开展快递物流统计监测,推进信息资源共享。(省工商局、统计局、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河南省电商物流转型发展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发〔2017〕18号)精神,推动电商物流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制定本方案,实施期限为2018—2020年。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实施为契机,立足做大做强物流产业,着力优化空间布局,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建设改造一批高水平的电商物流产业园区,培育壮大一批电商物流骨干企业,进一步提升电商物流服务与创新能力,使电商物流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二)工作目标。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企业运作、重点突破的原则和培育一批、成熟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分步实施,科学布局,加快建设电商物流产业园区、功能性设施和末端配送网点。到2020年,培育建设10个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商物流综合服务平台、30个大型电商物流产业园区、100个电商物流分拨中心、1000个校园快递综合服务站、15000个农村电商物流综合服务站点、20000个社区电商物流综合服务站点,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优化、运作科学、服务优良”的电商物流体系。电商物流竞争优势显著提升,建成全球网购商品集疏分拨中心,“买全球、卖全球”能力和水平全国领先,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6万亿元。

  二、工作任务

  (一)加快电商物流网络布局。结合我省产业布局,科学规划,整合物流、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资源,探索“电商产业园+物流园”融合发展新模式。各省辖市、县(市、区)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电商物流发展具体规划,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层次清晰、衔接有序、高效便捷的电商物流网络体系。

  支持建设重点电商物流产业园和电商物流分拨中心。按照“一中心、多节点、全覆盖”的空间发展思路,选择发展基础好、示范效应强的地方,建设改造一批大型电商物流产业园和仓配一体化分拨中心。

  围绕郑州建设现代国际物流中心的战略定位,深化与知名电商企业战略合作。加快菜鸟智能骨干网核心节点、菜鸟网络华中区天猫商超分拨中心、京东电商中原运营中心(一级电商运营中心)、京东郑州“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仓、苏宁郑州物流基地、顺丰电商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国美集团在郑州设立全国总仓。拓展郑州国际物流园区电商物流业务,支持河南保税物流中心等企业建设跨境贸易产业园,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建设中欧物流贸易示范园。推动其他省辖市建设区域电商物流节点城市,实现与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支持信阳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漯河电子商务产业园、驻马店电子商务产业园、河南国能黄河物流园区、洛阳国龙物流园、商丘豫东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区、周口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安阳国际物流港、汤阴万庄国际物流园、鹤壁宏昌物流园、焦作德众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强化区域中转、集散分拨、辐射周边功能。鼓励其他省辖市依托骨干电商或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电商物流产业,升级改造一批专业配送中心,强化对电商企业的采购、集货、分拣、储存、分拨、信息处理等一体化服务功能。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保税物流仓储中心。

  支持各类园区电商物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自动分拣设备、自动导引车辆、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装卸系统等先进物流装备应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全面提高运营水平。支持在中心城区周边、快速通道接口等地建设综合性物流分拨中心,加强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衔接。2018年培育建设12个大型电商物流产业园、50个电商物流分拨中心,2019年分别达到22个、80个,2020年分别达到30个、100个。(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交通运输厅、国土资源厅、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建设电商物流末端配送网点。支持电商物流企业、快递企业、连锁超市和物业公司、社区服务组织合作,在中心商业区、办公区、高校、社区、医院等建设一批末端配送网点,推行网订店取、店内寄件。加强末端配送服务设施和场所建设,推广应用公用型智能快件箱,支持企业开发应用送货无人机、智能物流车、分拣机器人等先进物流装备,提高末端配送效率。开展电商进社区示范创建工作,推进校园电商物流服务站建设。2018年建设400个校园快递综合服务站、10000个社区电商物流综合服务站点,2019年分别达到800个、15000个,2020年分别达到1000个、20000个。(省商务厅、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教育厅、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快电商物流标准化建设。支持物流产业园区发挥重要物流节点作用,加快“铁、公、机、水”一体化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标准化建设,推广甩挂运输、集装技术和托盘化单元装载技术,加快仓储、转运设施、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省质监局、商务厅、交通运输厅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开展电商物流标准化试点。选择基础好、潜力大、物流聚集度高的省辖市开展试点,以推广标准化托盘及其循环共用为突破口,支持建设托盘共用体系和电商物流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逐步提高标准托盘普及率,提升标准化水平。2018年在3个省辖市开展试点,2019年试点达到6个,2020年试点达到10个,逐步建立区域性托盘循环共用系统。(省商务厅、交通运输厅、质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广电商物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快消品、农副产品、药品流通等领域,积极推广应用托盘、商品包装、物品编码、装备、作业流程、服务规范等标准,形成以托盘标准为核心,与货架、周转箱、托盘笼、自提货柜等仓储配送设施,以及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载具标准相互衔接贯通的电商物流标准体系。探索制定电商物流地方标准和经营行为规范,支持重点企业、协会、科研院所参与标准化工作,建立电商物流服务网点甄选标准和服务评价体系,实施红黑榜公告制度。(省商务厅、交通运输厅、质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三)加快电商物流信息化建设。支持建设电商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加快中国(河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支持、培育世界工厂网、企汇网、鲜易网、中钢网、云书网、中华粮网、买卖全球网、郑欧商城等一批本土电商物流信息平台。推动建立深度感知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高效便捷的末端配送网络系统、科学有序的物流分拨调配系统,拓展撮合、交易、融资、保险、支付、诚信、全程监控、技术支持等服务功能,提高辐射能力,形成若干具有整合国内国际物流资源能力的电商物流平台。2018年培育、建设、引进10个在全国有影响的电商物流综合服务骨干平台,2020年力争形成一批在垂直细分领域全国领先的骨干平台,建成10个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商物流综合服务平台。(省商务厅、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邮政管理局、工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进电商物流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大力推行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推动实现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公务车辆ETC全覆盖,全面提升车辆通行效率。通过搭载物流末端网点备案登记电子地图系统、物流末端网点收投终端系统、数据信息采集交换系统、快递车辆GPS系统、收寄验视信息监管系统及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衔接用户、电商、物流等各环节,实现多方信息汇总共享。(省交通运输厅、商务厅、公安厅、邮政管理局、工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构建电商物流发展载体。围绕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进郑州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建设,整合多方资源,组建现代物流企业联盟。积极构建多式联运、物流全球、一单关检的监管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公、铁、机、水”多式联运一体化建设,探索创新报关、检验检疫、退税等监管方式,通过“严进快办”“严进快转”“严进快出”,实现“一单到底、物流全球”。支持中欧班列(郑州)开展邮件快递运输业务,探索实现电商快递等邮政包裹搭乘中欧班列(郑州)抵达欧洲。到2020年,电商物流运输效率明显提升,成本显著降低,基本建成国际现代物流枢纽和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中心。(省交通运输厅、商务厅、发展改革委、民航办、邮政管理局、郑州海关、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郑州国际陆港公司、省机场集团、郑州铁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围绕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物流。探索建设服务跨境电商的一站式物流服务平台和智能物流体系,建立引领全国的跨境电商规则体系,创新跨境通关监管和收结汇模式,实现与电商物流平台联网。探索建立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电商物流枢纽,提供贸易、仓储、配送和售后等系统化服务。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在境外重点市场建立产品展示中心、分拨中心、销售网点、海外仓等营销配送网络,提升跨境电商本土化服务水平,大力拓展跨境电商B2B、B2B2C进出口业务。吸引跨国公司在郑州设立国际采购平台,打造全球网购商品集散分拨中心。力争到2018年年底设立100个省级公共海外仓,到2020年省级公共海外仓基本覆盖主要出口市场。(省商务厅、郑州海关、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外汇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围绕提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功能,大力发展航空物流。深化与卢森堡货航合作,加快成立卢森堡货航合资货航公司,构建郑州—卢森堡双枢纽、多节点、密网络、广覆盖发展格局,推进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打造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加强与国内外航空公司合作,引进大型物流集成商,吸引更多航空公司开通货运航线,加大境外货航密度,提升运营水平,打造航空货运亚太区分拨转运中心。加快推进郑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郑州机场北货运区及相关配套工程、空铁联运航空物流项目等建设,积极发展与航空货运无缝对接的卡车航班运输,提升航空货运和中转集疏能力。力争到2020年,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运营的货运航空公司超过25家,开通全货机航线40条。(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民航办、河南航投集团、省机场集团、郑州铁路局、郑州国际陆港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进口岸建设。进一步提升郑州铁路口岸、航空口岸和国际邮件经转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服务功能,拓展进口肉类、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活牛指定口岸业务规模和品类,加快推进进口粮食、植物种苗指定口岸建设。优化全省口岸区域布局,推动洛阳航空口岸扩大开放和南阳航空口岸临时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省辖市申建功能性口岸,健全功能性口岸体系。探索创新“大通关”协作机制,为电商物流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口岸优势向物流优势转化。(省政府口岸办、省民航办、商务厅、邮政管理局、郑州海关、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郑州铁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快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深入实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和农村电商惠农工程。进一步扩大国家级、省级示范县(市)覆盖面,提升改造一批农村电商物流综合服务网点,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2018年国家级、省级示范县(市)覆盖全省2/3的县(市),建设10000个农村电商物流综合服务站点,2019年达到13000个,2020年达到15000个。采取市场化投入机制,鼓励全省供销社系统发展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基层网点,建设仓储物流配送体系。(省商务厅、供销社按职责分工负责)

  支持电商物流企业向农村延伸业务。鼓励菜鸟、京东、苏宁、河南邮政速递、“四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等建设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合理布局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构建适应农村电商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体系。培育改造新型农村电商物流主体。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供销、邮政等现有物流渠道,支持供销社、客(货)运站、农家店、村邮站、邮政便民服务网点等平台开展电商物流服务,构建“布局合理、双向高效、种类丰富、服务便利”的农村电商物流服务体系。(省邮政管理局、商务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厅、供销社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强电商物流人才培养。依托高校资源,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院校为支撑的电商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物流职业学院等建设集教学、实习、就业、创业于一体的实训平台,拓展电商物流实用人才培养。大力引进、培育中、高级电商物流人才,打造多层次人才队伍。(省教育厅、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协调。省商务厅、发展改革委、邮政管理局要会同省交通运输厅、郑州海关、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形成职责明晰、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具体方案,认真组织落实。

  (二)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化电商物流企业行政审批和营业网点审批(备案)手续,降低行业准入门槛,放宽注册登记条件。按照税务总局统一部署,完善电子发票制度,做好电子发票与电子商务税务管理衔接工作。鼓励政府相关部门、各类信息服务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推广洛阳市国家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经验,带动各省辖市构建网络完善、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的物流快递协同发展体系。(省商务厅、交通运输厅、邮政管理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政策支持。统筹整合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商务促进等财政专项资金,充分利用高成长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现代服务业产业投资基金、互联网+物流产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大对电商物流转型发展的支持力度。(省财政厅、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完善信用体系。探索电商物流企业等级评定和信用分级管理,支持建立以消费者评价为基础、以专业化第三方评估为主体的市场化电商物流信用评级机制,并适时向社会公布。(省商务厅、工商局、发展改革委、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督查指导。强化各地电商物流转型发展工作责任,实行任务清单管理,及时进行检查、总结、督办,推进督导常态化,强化工作执行力。适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省商务厅牵头负责)

  (六)健全统计监测制度。在国家现行电子商务相关调查制度基础上,研究建立电商物流统计监测制度,逐步完善指标体系、创新调查方法,准确反映电商物流行业发展情况,为政府管理和企业经营提供依据。(省统计局、商务厅、工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