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推广运用PPP模式,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速、地方政府性债务压力较大的形势下,推进PPP模式意义重大。PPP模式在河南推广近两年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就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报记者对话省财政厅厅长朱焕然,以期对我省各地在推广运用PPP模式时提供帮助。
记者:目前,PPP模式正在全国大力推广,财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对河南PPP模式推广评价很高,称PPP模式要看河南,PPP模式要学河南,河南的PPP模式走在全国前列。我省在推广运用PPP模式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朱焕然:PPP模式之所以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我认为主要是在当前经济转型发展中,或者说国家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PPP模式是一个切入点。河南的PPP模式推广近两年,做了一些工作。一是在全省营造了PPP模式推广运用的良好氛围,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都从自身职能出发积极参与支持推广PPP项目。二是构建了PPP模式推广的基础架构,建立了专门的PPP项目信息管理平台,所有信息对外开放。平台上建立了有关PPP项目的四个信息库,包括PPP项目库、咨询机构库、金融机构库、合作伙伴库,这个平台和四个信息库把PPP推广所涉及的所有资源整合到一起,对我省的PPP模式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建立起了PPP模式推广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PPP管理的规范性制度以及对PPP项目的政策支持体系基本形成,我们还在全国较早设立了50亿元的PPP开发性基金,通过资本支持和技术援助两种形式对我省PPP项目给予支持。
记者:PPP模式的推广给河南带来哪些变化?
朱焕然:首先政府治理的理念有了改变。政府改变了过去既是投资者又是运营者的角色,变成一个监督者。其次管理机制发生了变化,在PPP模式中引入了市场化机制,社会资本负责投资、融资等行为。再次政府财政预算安排有了变化。政府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购买服务的费用纳入预算管理,分年度予以安排。
记者:河南推广PPP模式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朱焕然:PPP模式在我省推行之初就设定了一个基本思路:起步要快、步子要稳、架子要正。目前我们的项目库里只有726个项目,主要是因为在项目甄选上高标准严要求;即使项目进库之后,发现不合格或者一年不能落地也要及时调整,所以项目质量比较高。在财政部推介的第二批206个示范项目中,我省入选41个,占五分之一,居全国首位。财政部1800亿元的PPP基金也高度关注河南的PPP项目,近期基金公司负责人将到河南调研。
记者:大家都形象地说PPP模式是一场婚姻。政府和社会资本这对“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如何保障双方能够顺利合作?
朱焕然:PPP项目管理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既然作为一场婚姻,那就需要双方共同去维系,关键要把握两点:一是政府要把社会资本作为平等的伙伴;二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在PPP项目合作上必须实现双赢。简单地说政府和社会资本是平等的契约关系,实现双赢要重视两个评价,即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政府要通过物有所值评价确保所购买的公共服务是值得的;社会资本要关注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确保投资人的利益在长期的合作期间能够得到保障。政府和社会资本一定要丑话说在前头、机制跟在后面,都必须有强烈的契约精神,才能保证PPP项目的顺利运营。(记者 樊霞)
责任编辑:银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