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开封市产业集聚区建设”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13-06-07 11:17 来源: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访谈视频

  当前,我省各级各部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为服务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和工作成绩,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大河网、河南日报焦点网谈联合开展了本次以“聚焦河南产业集聚区”为主题的大型网络系列访谈活动,本期邀请到开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道功做客视频直播间,畅谈开封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情况。

  主题:谈“开封市产业集聚区建设”

  时间:2013年6月6日上午10:00 (星期四)

  地点:河南日报报业大厦

  嘉宾开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黄道功

访谈现场

开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黄道功

  6月6日上午,开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道功做客省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畅谈开封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情况。

  现状

  8个产业集聚区发展态势良好 综合实力位居全省上游

  目前,河南全省共有180个产业集聚区,其中开封市占据8个席位:开封新区、开封市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开封市汴东产业集聚区、兰考县产业集聚区、开封县黄龙产业集聚区、杞县产业集聚区、通许县产业集聚区以及尉氏县产业集聚区。

  2012年,开封市8个产业集聚区实现快速发展,产业集聚区内的3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0亿元,同比增长16.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0亿元,同比增长27.1%。

  “目前,开封市产业集聚区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黄道功表示,我市一直按照省委、省政府“四集一转”的工作思路,围绕各集聚区的产业定位,不断强化规划指引,完善政策体系,推进产城融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特色产业、生产要素和优势资源不断向集聚区汇聚。“从全省来看,2012年,开封市8个产业集聚区在全省综合实力排序中位居上游(前60名)的有5个,分别为汴西、尉氏、杞县、通许、黄龙产业集聚区,开封市综合位次处在全省上游的占到全市产业集聚区总数的6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9.2个百分点。”

  亮点

  各集聚区产业链条清晰完整 企业布局集中

  黄道功说,我市各产业集聚区产业链条清晰、完整,企业布局集中。目前,汴西产业集聚区形成了以奇瑞汽车为龙头、60多家零部件企业组成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尉氏县产业集聚区内入驻纺织服装企业51家,形成了纺纱、织布、印染、制衣一条龙的产业链条;通许县产业集聚区内聚集近30家电动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黄龙产业集聚区引进了总投资73亿元的晋开百万吨总氨项目,是全球目前规模最大的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基地;杞县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国重要的聚甲醛生产基地等。

  举措

  市校合作、企业创新及品牌战略

  近些年,开封一直在强化产业集聚区企业自主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交流合作。今后,在科技创新方面还将有哪些举措?

  对此,黄道功表示,一是开展市校合作。我市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研院等一批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在技术合作、成果转化、产学研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与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二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一大批企业建立了科技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全球成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如:茂盛粮机建立了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空分集团建立了省空分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耐公司建立了省高温合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炭素公司建立了省石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大新建立了省碳化硅粉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等,全市已建立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

  三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品牌群体逐步壮大,品牌实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市共有开封空分、特耐集团等11家企业获得市长质量奖,耐驰三角带、五一油漆等中国驰名商标3个,河南省著名商标96个、名牌产品55个、优质产品62个,取得科技成果340项,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经验

  “走出去招商,请进来考察,筑好巢引凤,服好务生根”

  在谈及招商引资方面的经验时,黄道功说,一是走出去招商。围绕10大产业集群,我市分行业组建了12个专业小分队赴国内外招商,各县区组建了近40个招商联络办公室(或委托当地商会)常驻(委托)外地招商。同时,通过组团参加豫港澳经贸交流活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博会等重大招商活动,走出去招商。

  二是请进来考察。我市充分利用菊花文化节和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等节会活动,举办了“百名浙商看开封”、“百名苏商开封行”、“走进开封绍兴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市县招商网百名企业家看开封”、“上海新沪商联合会企业家开封集中考察”等专题招商活动,邀请部分国内外500强企业、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来开封考察、洽谈、投资。

  三是筑好巢引凤。在硬件上,我市加快产业集聚区“三通一平”、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入驻和项目落地提供基础条件。在软件上,我们连续出台了“鼓励外来投资优惠政策”、“招商管理办法”、“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并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建立了投融资平台,破解集聚区建设融资难问题;搭建了富有特色的产业平台、富有创新的活动平台和富有实效的合作平台。

  四是服好务生根。我市在全省率先施行了项目无偿代理制、涉企收费“一费制”,相继出台了项目协调推进例会制度、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制度和招商引资项目总协调人制度,以及《打好五大攻坚战首问负责制》等四项制度,建立了从项目洽谈、引进、签约、开工、建设的全过程跟踪服务体系,让外来投资者的办事流程更为简便、办事效率更为提高、办事成本更为低廉。在外来客商权益保护方面,实行了外商投诉处理领导对口协调制、案件分级负责制、案件进展情况通报制等,为招商引资打造更为优良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信用环境。

  未来

  打造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聚区

  对于产业集聚区下一步的发展,黄道功表示,未来我们将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郑汴一体化发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力争到2015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80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50亿元,实现税收收入68亿元,集聚区内从业人员达到34万人,培育1个产值超千亿元、3-4个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记者 时运斌 黄亮)

责任编辑:李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