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济源市产业集聚区建设”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13-06-04 09:31 来源: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访谈视频

  当前,我省各级各部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为服务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和工作成绩,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大河网、河南日报焦点网谈联合开展了本次以“聚焦河南产业集聚区”为主题的大型网络系列访谈活动,本期邀请到济源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孔祥智做客视频直播间,畅谈济源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情况。

  主题:谈“济源市产业集聚区建设”

  时间:2013年6月1日上午10:00 (星期六)

  地点:河南日报报业大厦

  嘉宾:济源市市委常委、副市长 孔祥智

访谈现场

 

济源市市委常委、副市长 孔祥智

  6月1日,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联合大河网特邀济源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孔祥智同志做客《在线访谈》栏目,畅谈济源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情况。孔祥智介绍说,2012年,济源市三个集聚(开发)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5亿元,占全市比重的6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0亿元,占全市比重的66%;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和重要增长极。

  成果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5亿元

  孔祥智在介绍济源市产业集聚区现状时说,济源目前共有虎岭、玉川和高新技术3个省级产业集聚(开发)区,规划总面积34.56平方公里,建成区22.1平方公里。

  目前入驻企业16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6家。虎岭产业集聚区入选中原经济区100名片,被评为河南省2011年度“10快”产业集聚区、2012年度“10强”产业集聚区,玉川产业集聚区成功创建省新型工业化示范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创建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2年,三个集聚(开发)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5亿元,占全市比重的6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0亿元,占全市比重的66%;税收收入完成15亿元,占全市比重的70.1%;从业人员达6.5万人,占全市新增就业人数的80%,可以说,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和重要增长极。

  经验

  推进产业发展实行“两手抓”

  孔祥智介绍说,济源是一座重工业城市,在全国也很具代表性,工业经济占GDP的比重达73%。重工业比重大,多属高能耗产业,近几年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大,钢铁、铅锌、化工等全都遭遇了行业性危机。

  在这种形势下,济源在推进产业新一轮发展时,坚持“两手抓”。一方面是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围绕济源市的钢铁、铅锌等资源优势,着重延链、补链,重点引进产业链下游的龙头企业,形成传统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加强龙头招商,引进一批国家鼓励的新兴产业龙头,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同时,把区中园、创业园、孵化园建设作为产业集聚的载体来抓,科学规划建设一批“区中园”,形成产业“膨胀”、“集聚”发展的良性格局。

  例如,虎岭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为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零配件产业、精细化工产业,规划建设有装备制造产业园、钢材深加工园、电子电器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4个专业园区和配套的物流专业园。

  做法

  招商引资定位准

  当前,济源产业集聚区内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500强企业纷纷入驻。济源是如何做到的呢?孔祥智介绍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做法:一是招商定位准。根据产业定位,济源市组建7个专业招商组,分别由市级领导带队,每个招商组成立一套坚强有力、善于运作的领导班子和热情高涨、责任心强、业务专一的招商小分队。在具体招商方面,变以往的“漫天撒网”式招商为“按图索骥”的定位招商。先后引进了双汇、伊利、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富士康等一批全国和世界的知名企业入驻济源。

  二是投资环境好。济源市给予企业更多地优惠政策,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各项政策的基础上,对企业新上项目根据到位资金给予1%以上的奖励,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给予3%的奖励,投产后前三年给予企业对地方财政贡献等额的奖励,对招商引资的引荐人也要进行重奖;企业上市过程中的所有费用全部减免,给予450-500万元的奖励,土地出让金的50%用来奖励企业。

  三是工作效率高。特别是这些年我们持续开展的“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2012年济源市一期投资65亿元的富士康项目,从建设到投产仅用了179天,被省政府编发简报称赞创造了“河南速度”。

  规划

  瞄准千亿元级和500亿元级产业集聚区

  在谈到济源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远景时,孔祥智说,在今年的全省产业集聚区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要求,力争到2015年,全省形成2-3个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20个超500亿元、100个超2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下一步济源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三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基本要求,瞄准千亿元级和500亿元级的产业集聚区目标冲刺,以扩大开放招商“一举求多效”,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一发动全身”,以优化软硬件环境“一优带百通”,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力促进济源市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大跨越。

  济源市将围绕打造“经济增长的主战场、科学发展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阵地、改革创新的示范区”的集聚区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水平,进一步增强吸纳和竞争能力,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好质量迈进。(记者 刘成/文 黄亮/图)

责任编辑:李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