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省公安厅领导谈服务“三夏”工作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08-06-06 14:58 来源:省政府门户网站
视频访谈
访谈现场

河南治安总队副总队长 祁国明

 河南公安消防总队宣教中心副主任 王岚

河南交警总队副调研员 荣忠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夏”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目前正值“三夏”之际,为了保证“三夏”麦收工作顺利进行,省公安厅积极行动,制定应急预案,调集大量警力,服务“三夏”,确保麦收期间全省道路安全畅通、治安稳定和消防安全,为“三夏”工作保驾护航。6月6日(星期五)下午17时,省政府门户网站联合大河网,邀请省公安厅有关部门领导做客网上直播间,向广大网友介绍省公安厅服务“三夏”工作情况。敬请关注!

  主题:省公安厅服务“三夏”工作

  时间:2008年6月6日(星期五)下午17时

  地点:河南日报报业大厦

  嘉宾:河南公安消防总队宣教中心副主任 王岚

        河南治安总队副总队长祁国明

        河南交警总队副调研员荣忠立

 

  访谈摘要:

  主持人:首先我们请个代表来跟广大网友介绍一下:对于三夏安全保卫工作,省公安厅对全省公安机关提出了怎样的目标?好,那我们就先请省治安总队副队长祁国明来给网友介绍一下。

  河南治安总队副总队长祁国明:为切实做好“三夏”安全保卫工作,省公安厅已经下发文件,召开会议进行部署,要求全省公安机关切实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三夏”安全保卫工作作为维护国计民生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奥运安全保卫和抗震救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的具体举措,作为实践和弘扬河南公安精神的实际行动,切实抓紧抓好。对“三夏”安全保卫工作,省厅把全力实现“五个确保”作为工作目标,即:确保麦收期间不发生重大刑事案件,确保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确保不发生重大火场火灾事故,确保不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确保不发生影响大型收割机械通行的情况。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我们河南是产粮大省,省委省政府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麦收工作。我省公安厅各相关部门也作出了相应的安排。那么,在下面我们请省公安厅这三位主管服务“三夏”的领导分别跟我们谈一下.首先,我们就请省治安总队祁国明副总队长给广大网友和农民朋友介绍一下在“三夏”期间的社会治安秩序维护方面,公安机关都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

  祁国明: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大社会面特别是农村治安巡逻防控的力度,更加合理地安排警力部署,有效整合、科学摆布治安、巡特警、派出所民警及社会治安巡防力量。二是对往年麦收时期发案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分析,将巡防区域延伸至村庄、麦场、田间地头,明确巡防重点,突出高发案时段、路段和部位,着力在提高见警率、抓获现行率上下功夫,全力压缩了犯罪分子的作案时间和空间。三是巡特警和派出所特别加强了对收割机主要通行路段的巡逻防控,大力遏制强行拦截、滞留收割机案事件多发势头。四是切实加强了接处警工作,我们要求接警后,城区5分钟、城郊10分钟、农村20分钟以内,民警必须赶赴现场,及时处置警情。五是快侦快办涉农治安、刑事案件,严厉打击强行拦截收割机,殴打、敲诈机手的非法行为,依法从严从重予以处罚,切实维护正常的生产作业秩序。

  主持人:好!刚才治安总队的祁队长给我们广大网友和农民朋友介绍了治安总队服务“三夏”的主要工作,接下来我们就请我省交警总队的荣局长来介绍一下:保障“机收会战”我省交警都做了哪些工作?

  河南交警总队副调研员荣忠立:今年“三夏”以来,全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省公安厅有关“三夏”工作精神,超前行动,周密部署,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全力做好“三夏”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积极服务于“三农”工作大局,确保跨区收割机顺利通行。截至6月6日,全省交警共出动警力141749人次,出动警车16202台次,护送收割机20850次,解决拦截收割机时间160次,解决因收割机引起的群众纠纷68次,配合有关部门设置服务点526个,为机手提供服务46200人次。

  主持人:刚才听了荣局长的就介绍,我想问一下荣局长,我们交警总队当前的工作情况如何?都存在哪些问题?

  荣忠立: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切实搞好2008年“三夏”机收会战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工作,省公安厅高度重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三夏”工作部署,迅速召开会议,成立了由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王德周任组长,省交警总队总队长张益民任副组长,其他党委委员为成员“三夏”跨区机收会战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总队长张益民任主任、副总队长吕光辉任副主任,交通科人员为成员。办公室具体负责“三夏”跨区机收会战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全省各省辖市公安机关都成立了以主管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专门机构,全面负责本地机收会战道路交通保障工作。同时,在全省实行了,省交警总队领导包省辖市、各地交警总队领导包含县区、大队领导包乡镇、民警包村长、包路段的层层分包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强化了组织领导,为全省开展跨区机收会战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 制定方案,周密部署。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精神,省公安厅“三夏”机收会战道路交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工作。5月24日,省公安厅下发了《2008年“三夏”跨区机收会战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对全省机收会战工作保通进行了全面部署。全省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实际,均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扎实开展工作。

  三、 加大路面管控力度,确保道路畅通。从5月份开始,全省交警部门坚持24小时巡逻执勤,按照抽调机关充实一线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把装备、警力放在路面上,加大对路面管控力度。郑州、新乡、南阳、信阳等地交警部门实行联勤制度,采取定点与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执勤方式,确保道路不失控,确保收割机安全顺利转移。各地与治安、刑侦等警种密切配合,做到出警快、处理快、放行快。加大对国道、省道沿途加油站、收费站等重点部位巡逻检查次数,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四、 落实便民措施,提供良好服务。一是对涉及收割机发生的交通事故,尽可能使用简易程序处理;对不能使用简易处理的事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先放行,后处理。二是对有组织的收割机车队派警车开道护送,对零星收割机可视情况,集中编队护送出境。三是依托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对收割机通行相对集中的道路设置服务站,并配备肥皂、毛巾、修车工具、天气预报等便民措施,为收割机和机手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四是建立应急处理机制,由交警、治安、刑侦等警钟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对殴打机手、砸抢机车、敲诈勒索的违法犯罪行为,采取果断措施,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切实维护机手利益。

  各地针对当前用油紧张,派出民警驻站开展工作,积极协调加油站,对收割机优先加油。特别是优先供应才有,确保不排队、不滞留。

  主持人:按照往年规律,“三夏”期间边界地区的治安局势都是比较严峻的,公安机关是如何加强边界治安秩序维护的呢?

  祁国明:首先,我们强化了边界治安联防。省际、市际交界地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对治安联防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巩固、健全和加强各级治安联防组织建设。建立了省际、市际交界地治安联防协作会议制度,共同拟定、签署《治安联防协议书》,完善工作章程,确保治安联防工作有序开展。其次,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边界地区公安机关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组织派出所民警特别是社区和驻村民警,会同综治办、司法、民政、农机、农电、农村基层组织等部门人员,以易发生土地、道路、水源等纠纷的村镇为重点,突出重点人、重点群体,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提前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对排查出的地界不明、可能拦截、争夺作业机械等不安定因素,积极与有关部门及时妥善予以处置,积极调解矛盾纠纷;对重大不稳定因素,在积极进行疏导化解的同时,立即报告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止矛盾激化、事态扩大,坚决防止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再次,加强边界警方办案协作。坚决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从维护大局出发,按照宽严相济的政策,依法妥善处置、处理边界纠纷和案件,确保边界地区治安局势稳定。制定完善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滩区派出所实行24小时备勤,沿黄地市特警队要部署足够力量备勤,确保发生突发性事件能够及时、妥善处置。

  主持人:我们知道,麦收期间,农村道路交通压力会明显增大,那么公安机关在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祁国明:派出所参与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是近年来加强派出所工作的重要举措,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把“三夏”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个练兵的机会,要求派出所对辖区收割机重点通行道路都派出了足够警力,进一步加大巡逻密度和力度,确保交通畅通。对群众在公路上打场晒粮等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性质严重的,依法处置。对于发现强行拦截、滞留收割机等问题,坚决依法及时处理。派出所密切配合交警部门,对有组织的收割机车队,协助开道护送;对零星收割机协助组织集中编队,护送出境。对发生的涉及收割机交通事故,在协助交警部门做好事故处理工作的同时,依法妥善处置可能发生的治安案事件,确保麦收治安秩序保持平稳。

  主持人:刚才听了两位领导的介绍,让我真正感受到了省公安厅各级领导这种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请消防总队的领导来向广大网友和农民朋友介绍一下近年来我省麦收防火的工作情况和形势。

  河南公安消防总队宣教中心副主任王岚: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对麦收防火工作高度重视,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每年都要专门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三夏”防火工作,组织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成立联合检查组、宣传队深入广大农村,开展麦收防火安全检查和宣传教育,有效减少了麦收火灾事故的发生。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大面积烧麦火灾还时有发生。2007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省共发生麦收火灾1142起,烧麦面积2405亩,火灾起数占全年火灾总起数的30.1%,可以说麦收火灾形势还不容乐观,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和放松。

  主持人:既然麦收火灾这样突出,那么,请您给我们谈一下引发麦收火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王岚:从近年来我省麦收火灾情况看,诱发麦收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焚烧麦秸。现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广大农村用柴草作为生火做饭的燃料、热源的已经越来越少,不少农户为图方便,不分场地、不分气候,将不想要的稻草、麦秸随意进行焚烧,给本来就很薄弱的农村防火工作带来极大的隐患。焚烧麦秸时,一旦遇到大风天气,极易引燃临近未收割的麦田,使农民群众辛苦大半年的劳动成果付之一炬。特别对靠近加油站、液化气站和耐火等级较低的古建筑、民宅、工厂的麦田,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第二是公路打麦晒粮。有些农民群众为了图省事,在公路上打麦晒粮,这样一方面对车辆安全行驶带来隐患;另一方面,因为大部分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都未安装防火罩,车辆排气管排出的火星很容易点燃干燥的麦秸,引发火灾事故,以往因为在公路上打麦晒粮导致车辆烧毁的事故屡见不鲜。第三是儿童玩火。因为农忙季节,大人们都忙于在田间抢收和耕种,从而缺少了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受好奇心驱使,小孩子玩火点麦茬,一旦失去控制,将会酿成大火,此类火灾在麦收火灾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四是机器设备引发火灾。一些收割、打碾机械未戴防火罩就进行作业,极易引发火灾。同时,农民、麦场作业人员在麦场内吸烟,麦场内电器线路老化或架设不规范等,都是引发火灾的直接因素。

  主持人:目前,可以说麦收防火工作已进入了关键时期,接下来就请您向广大网友介绍一下我省在麦收防火方面都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措施?

  王岚:在当前全球粮食供求紧张、粮价飞涨的特殊时期,省政府、省公安厅领导对麦收防火工作更加关注。省政府、省公安厅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麦收安全生产工作。5月18日,省防火安全委员会下发《关于切实做好麦收防火安全工作的通知》,提前对麦收防火安全工作做出部署,明确了五项具体工作措施。一是严格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通过签订麦收防火安全责任书、制定防火公约等形式,进一步明确市、县(区)、乡(镇)各级政府、村委会以及公安、交通、农业、农机、电力等部门的消防工作职责,逐级落实麦收防火安全工作责任。二是深入排查整改火灾隐患。要求各级政府统一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开展麦收防火安全检查,重点查处违章使用机电设备、公路打麦晒粮和焚烧麦茬等违法违章行为,做到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对每一起麦收火灾,公安、消防部门要密切配合,第一时间查明火灾原因,划清责任,依法对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三是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麦收防火的重要性,宣传防火安全常识,随时接受群众咨询、举报。组织消防宣传小分队,将宣传标语、口号、通告等张贴到田间地头,散发到广大农民群众手中。同时,要求各地公安消防部门对农机手、收割机操作人员全部免费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素质。四是强化灭火救援工作。一方面,我们要求执勤消防中队停止一切探亲休假,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调整充实一线执勤力量,深入农村乡镇开展“六熟悉”工作,组织对车辆装备、随车器材、个人防护器材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迅速出动,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村乡镇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作用,配齐配强消防器材装备,组织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和灭火演练,切实提高灭火救援实战能力。目前,全省已建成农村乡镇多种形式消防队伍1455个,覆盖了80%以上的乡镇,这些队伍具有贴近基层、机动性强的优势,在2007年麦收期间,全省农村乡镇专兼职消防队成功处置初起火灾862起,配合公安消防队扑救麦收火灾1142起,抢救财产价值1200余万元,为“三夏”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需要强调的是,麦收期间,由于焚烧麦秸等现象严重,导致火警不断,现役和公安消防部队往返于各个火场之间,24小时超负荷运转,有些火灾接到报警后,也有可能因为消防官兵正在扑救其他火灾而无法及时到场,农村乡镇种形式消防队伍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空白,在第一时间到场控制火势,为火灾扑救赢得宝贵时间。五是狠抓督导检查。目前,省消防总队已派出6个督查组,分别由总队党委成员带队,蹲点各地检查指导麦收防火工作,推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主持人:祁队长,在强化基层消防安全管理方面,我们公安机关又采取了那些措施呢?

  祁国明:派出所积极发挥村委会、治保会、义务消防员等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作用,采取与村民签订消防责任书等方式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增强农民的消防主动性。

  积极会同消防`农业、农机、供电、安监等部门,全面开展消防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狠抓各项消防措施落实。加强消防装备器材的见擦维护保养,提前熟悉农村道路和水源,做好灭火救援准备,确保一旦发生麦收火灾,能够及时做好先期扑救,将火灾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进一步加大对消防安全管理违法行为的查处,特别对焚烧麦草、麦茬行为,依法从重从快予以查处,及时、充分地发挥警示作用。

  主持人:要实现“三夏”安全,发动群众自觉遵守麦收秩序非常重要,公安机关在这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祁国明:派出所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广播、电视、开动宣传车、发放传单、张贴标语、通告等方式大力开展了文明麦收宣传,通过公布报警电话、设立报警卡点等方式,畅通了群众报警求助和检举举报的渠道。印制卡通宣传小册子和采取麦田火灾的典型案例教育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违反治安、交通、消防管理等法律法规的处罚规定,有效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主持人:听了以上领导的介绍,我想广大网友和农民朋友对服务“三夏”,确保粮食丰收的各个方面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我们请消防总队的领导给广大农民朋友谈一下麦收防火的注意事项?

  王岚:做好麦收防火工作是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份内职责,更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今天借此机会给农民群朋友提个醒,在麦收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十个方面:一是不在成熟的麦田或打麦场里吸烟,严禁焚烧麦茬、麦草;二是打麦场最好设置在公路沿线、道路畅通的地块里,方便消防车辆救援;三是打麦场设置要远离电线、电缆,防止失火扩大损失;四是打麦场不能设置在一起,毗邻的打麦场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防止“火烧连营”;五是打麦场不可兼作囤积场所,一定要做到随收随打、粮食随运走、麦秸随处理,切忌麦穗麦秸混放、场地中间晾晒粮食,这对于邻近的打麦场之间尤其重要;六是进入田间进行收割、运输作业的内燃机械应佩戴防火罩、带好灭火器等防火器材;七是严禁电动机械使用裸露电线、挂钩线,临时架设的电线也要固定牢靠,防止落地伤人,引发火灾;八是打麦场上应因地制宜配备必要的水缸、水桶、铁锨、扫帚等灭火器材,充分利用喷灌机械在麦收期间的防火作用;九是收获后的麦秸不能随便丢弃,严禁堆放在道路上或者两侧,教育好孩子不要玩火;十是麦场发生火灾,一定要在扑救的同时,开辟和其他麦场及可燃物之间的隔离带,并对邻近的可燃物进行喷淋,防止飞火酿成大灾,并及时拨打119火灾报警电话。

  主持人:刚才各位领导谈得非常详细,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有新的收获。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的参加访谈,也谢谢各位网友,再见。

责任编辑:银新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