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灾情时刻牵动着河南人民的心。震灾发生后,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援川救灾工作,号召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全力以赴做好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以实际行动向灾区人民伸出援手,奉献爱心。在前方,数万名中原儿女冲锋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在后方,各地紧急行动起来,踊跃向灾区捐献款物。5月21日下午,河南省政府副省长宋璇涛接受本网专访,介绍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部署和我省援川救灾工作的最新情况。
副省长宋璇涛接受本网专访
副省长宋璇涛谈我省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工作
访谈实录
主持人:宋省长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省政府门户网站的专访。
目前,我们有很多的网友在论坛上留言,大家很关注这次5.12汶川大地震现在的救援情况。大家也很关心,我们河南救援队在灾区的救援工作进展的怎么样了?今天我们带着网友的问题来到您办公室,我们再次对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表示感谢。
我们的网友问,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河南省委、省政府立即召开会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迅速组织动员全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我们的网友想了解,从12日到现在,我省相关的救援工作进展情况怎么样了?能不能向我们的网友们介绍一下?
宋璇涛:首先,我想还是感谢我们的网友对汶川大地震的关心和关注。
在5月12号下午2:28分,大地震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省长郭庚茂同志,迅速召集我们省直的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对策。对如何动员全省社会各界迅速地组织起来,参与到抗震救灾工作当中,做出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同时,也要求我们河南省各级、各部门要做好稳定工作,干好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援抗震救灾。从12号之后,我们全省社会各界、各个方面、党政机关,都积极地把抗震救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把抗震救灾工作作为当务之急,把抗震救灾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来开展,这些都体现在社会各界和我们党委政府的各个系统、各个部门自身的工作当中。
我们河南文化历史非常悠久,文化底蕴非常厚重。而这种历史长河当中所积淀下来的这种优秀的民族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我个人看就是体现在这种团结、互助和关爱。截止到现在,我们河南省一共捐款捐物折合成人民币已经达到四亿八千多万元。而且,在灾情发生之后,我们省委、省政府在13号一上班,就立即研究拨出专款支援救灾。截止到现在,河南省委、省政府一共拿出1500万,而且调拨了一大批物资支援灾区。
从我们现在组织的人员来看,我们在灾情发生之后,制订了各种抗震救灾的预案。我们要求省直有关部门、有关系统,比如说,我们的卫生、交通、民政、通讯、电力等部门,结合各自的工作,做好一切准备,等一声令下,立即奔赴前线。所以在13号到14号的时候,我们的先遣部队就已经按照上级的指令,派出专业的工作人员支援灾区。像我们的电力公司,派出了1100多人;我们的卫生系统截止到现在分了5批,组织专门的医疗工作队和防疫工作队,直接进入灾区650多人。现在全省不完全统计,我们现在在一线抗震救灾的人员已经达到3000多人。
主持人:目前我省派往四川灾区抗震救援的工作都有哪些人员?他们现在分布在汶川地区的哪些地区?这些都牵挂着我们河南人民的心、河南网友的心,大家比较关注这方面的情况,请您介绍一下。
宋璇涛:可以。我们现在在一线抗震救灾的人员大体上分布在北川、理县和汶川几个重灾区当中。他们开展的活动,一个是保畅通。包括道路的畅通,电力的畅通和网络的畅通。大体上,我们相关的部门现在的工作已经全部到位,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在我们抗震救灾工作中伊始阶段,它的重中之重是救人的问题。截止到现在,我们派出5支医疗卫生队伍,现在在一线的有医疗卫生人员大体上是650人。这些同志的后勤全是靠我们自给自足,而且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在每天我们的电话联系当中,感受到我们这些工作队员,在一线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面临的环境是极其危险的。但是据我所知,我们所有的工作队员一线期间,他们没有喊一声怨,没有叫一声苦,大家的情绪一直非常高涨,他们就有一个信心,有一个决心,既然到一线来工作,就是来体现我们省委、省政府对灾区的这种关爱,就是要体现和代表我们河南9800万人民的重托,一定要把工作干好,把任务完成好,让灾区的群众能够得到更多的温暖。
主持人:在这里宋省长刚才也提到,在前方的这些救援部队的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我们9800万河南人民都在关注着汶川,我们的广大网友也都在关注着我们河南到汶川去、到震中去救援的这些人员,他们每天的饮水、吃饭和其他生活条件怎样,他们现在的身体都很好吗?请您向我们的网友们讲述一下。
宋璇涛:他们的身体都还好。因为我们挑选的这些医务人员,不仅他们的医术比较精湛,而且相对来讲体质是比较好的同志。他们的生活条件确实非常艰苦,工作环境也非常恶劣,随时处于危险之中,但是他们的工作热情非常高涨,没有因为环境比较恶劣,工作生活的条件比较差,他们就气馁,而是依然保持昂扬的工作状态、工作精神。截至到现在,据我所知,咱们这些医疗工作队、抢险队、防疫工作队在这一个多星期时间里,他们没有吃过一次热饭,没有喝过一碗热水,就是靠方便面,靠火腿肠,靠矿泉水作为日常的生活用品。现在由于塌方、余震不断,道路也是时通时断,处于这种情况,物资显得比较匮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多工作队员,包括我们在一线的部队,把他们的帐篷能够让给转让给受灾群众的,都让给了受灾的群众;把他们的矿泉水、食品,发现需要我们救助的群众,也都及时转让给了他们,所以他们的消耗也是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专门进行研究和部署,特别是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还有我们的代省长郭庚茂同志,明确地提出,一定要确保我们一线工作同志的生活,一定不能让我们在一线工作的这些同志饿肚子,要让他们能够吃饱,要让他们有一个基本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采取了几种方式:一种方式采取及时补养的方式。我们今天派了十部车,直接为我们的工作人员及时送达这些物品。根据我们各个县、镇派出的人员,与他们及时进行沟通和联络,保证他们的后勤供应。我们河南就是他的大后方,我们河南就是他们的后盾。但是有的时候出现交通上的堵塞,过不去怎么办?我们采取互补的形式,比如说我们部队所在地,与部队进行沟通,求得部队的支持,这也是一个方面。像二十集团军,一万多人聚集在汶川,汶川70多个人医疗工作队专门进行衔接和沟通,在后勤给养上相互能够给予支持,以确保我们在一线人员有饭吃,有临时的住所,有基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主持人:我们省委省政府在后勤方面,做到了确保我们前方的抢险人员、救援人员和我们的医疗人员,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只有他们的身体不出问题,才能为此次抗震救灾提供保障。
宋璇涛:对,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问题,现在谈到这个情况,我们也要求省直各个部门各个系统做好替补队员的准备工作。所以我们昨天专门下了一个文件,要求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对我们在一线工作的人员,从生活给予关心,对他们的工作要给予关照,而且对他们的家属工作,对家属后方这一块,生活当中、工作当中有什么困难,要为他们办实事,要关心他们的家属。第二个问题,要求各个部门准备好替补队员。坚持一个星期,或者一个多星期,十天左右的时候,我们采取轮换的方式,特别是在条件比较苦的地方。
主持人:现在轮换的日期确定下来没有?
宋璇涛:不是轮换的日期,它的日期不好确定,也就是根据一线工作人员他们自身的素质情况,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替补队员的替换。从现在已经开始,包括卫生部门,像我们原来夏厅长从13号开始进驻震中,一直到现在我们省卫生厅已经有三位厅长在一线。
主持人:也就是随时做好准备,在后方,要一直不断地保证有替补的救援人员。
宋璇涛:保证一线工作人员旺盛的工作状态。
主持人:其实还有好多网友都很关注一点,就是我们在新闻报道当中,一直能够听到河南又一批的物资出发了,或者是河南又一批帐篷出发了,或者是河南又一批棉帐篷向汶川地区出发了,大家在不断地新闻报道当中也都了解到,前方对帐篷的需求,包括活动板房,都是比较紧缺的。咱们河南最近有没有加强这方面,就是包括帐篷,或者是活动板房这方面的供应?包括现在我们在物资的供应方面,有没有什么困难出现?
宋璇涛:这个情况问的很好。现在依我个人看,目前的抗震救灾工作必须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在大地震发生之后,我们中央领导都已经讲过了,一定要最大可能保全我们群众的生活,最大可能的保全受灾群众的生命,抢救他们的生命,实际上这是救治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实质上来讲,就是保证我们的灾民,保证我们转移出来的群众,要有衣穿,要有饭吃,要有房住,要有基本的医疗条件。同时,在这个前提下,在这“五有”的前提下,灾后的防疫工作依旧成为重中之重。
第三个阶段,恢复生产,灾后重建工作。我感觉到,现在正在从事的是第二个阶段,作为河南现在在一线的工作队员,他们的工作状态,或者是作为河南省所对口帮扶的绵阳市,现在最急缺的两件事,一个问题是帐篷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防疫的问题。如果有第三个问题,恐怕是我们受灾群众,从灾区里面转移出来的群众,有一个心理负担、心理救治、心理咨询的问题。所以现在我们河南省已经在15号左右的时候,我们已经把全省的救灾账篷一共是2万余座已经送到了。
19日下午省里召开紧急会议,根据目前我们抗震救灾工作的实际情况,如何做到科学调度,专门进行了对接和研究,明确提出了当前把账篷放在第一位。我们紧急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一个是我们目前库存的帐篷,立即组织清仓,而且立即组织调运。20日,我们把河南省仓库当中存放的7000多顶帐篷全部发往灾区。第二、要求市、县现存的帐篷也要进行清仓,现在正在往郑州聚集,聚集起来之后,达到一定的数量,立即运往灾区。第三、从社会进行征集,现在我们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这些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个人如果有比较大的帐篷,当然我们旅游时用的帐篷感觉并不合适,一两个人显得比较小,而且对遮风遮雨,它的能力还是有限的。我们要求的是相对比较标准的,12平米的帐篷,能够防风遮雨,达到这个目的,所以现在还在动员社会各界。
第二点、我们把河南所有的厂家,包括从19日夜间到20日,到我们所有生产移动木板房,或者说临时住房,或者说生产账篷的企业,政府都专门进行了清查,进行了调查。我们发改委、城建部门,包括国有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局也进行了全面的普查,主要是看目前我们的生产能力能够达到多大,我们河南将最大可能地、尽最大的努力,来加速这方面的生产。20日凌晨我们运了7000多顶,今天我们又筹集了大约4万平米的活动板房,也就是每座有20平方,另外,我们又组织了2000套,要求今天无论如何要装车,是活动的板房,也是移动的。
主持人:其实大家都知道刚才在宋璇涛副省长给我们网友介绍情况的时候说了,在抗震救灾当中有几个阶段,刚才您也谈到了,现在正处于防疫阶段。在防疫阶段之后,到目前为止,大家很关注的是从灾区转移出来或是逃脱出来的灾民们急需帐篷或者是活动板房。现在我们也看到了,河南救灾部门也在加班加点的从各生产企业筹集帐篷。今天我在网上搜集到一些网友的留言,他们关注的也是活动板房,有网友留言说,灾民们在后期的安置过程中可能要在帐篷里面,或者是活动板房里住上两年才能注伤心的房子,请问宋省长您是怎么看待的?
宋璇涛:现在关于解决群众生活的问题,大体上看也是分为三个阶段:
1、临时住宿。我们从山里面一次性转移这么多群众,需要大批的住房,大家把这些住房先作为过渡性的住房,或者是相对稳固的木板房,一时调用难度很大,当务之急、燃眉之急就是让我们的群众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住宿。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让群众一定要有住的地方。比如说我们的帐篷,我们的简易活动板房。
2、过渡性住房。我们对口支援绵阳,中央下达给我们的任务是过渡性住房,就是您刚才说的大体上能住2-3年时间,群众住到这样的房子里面相对舒适一点,给我们的任务是130多万平米建设任务,而且我们建6万套相对稳定的高档次的过渡性住房,住房期限为2-3年。
3、永久性的住房。根据他们的规划,只有在下一步逐步的推进,逐步的实施。现在我们能够帮助这些受灾的群众解决哪些住房的问题?我感觉一个是临时性住房,一个是相对过渡性住房,现在我们也在研究这一块工作,而且也在积极的筹集和调用。
主持人:现在能谈一下筹集和调研的情况吗?
宋璇涛:20日夜里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紧急会议,随后我们组织了河南省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省政府专门派了副秘书长前线指挥,要求我们公安系统、交通系统、民政系统、卫生系统、电力系统抽调人员,组织紧急一线小组,21日出发,现在在去绵阳的途中。这个小组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达到的任务是三项:1、与绵阳也就是当地党委政府和我们的抗震救灾指挥部进行衔接,也就是需要我们河南省在哪些方面能够帮助我们的群众,帮助转移出来的灾民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让他们提要求,给他们工作重要对接,而且对当地下一步我们需要救助的重点,工作的任务选择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保证我们及时有效的给省委省政府提供有效的数据,以便更好的救助。
2、抢险指挥部能够为我们河南一线工作的抢险队、救护队、医疗队确保他们的生活,为他们基本的生活、工作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
3、其实也是要求在调研的基础上,衔接的基础上,能够及时准确的从一线向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主持人:请您在这里给我们的网友讲一下,在下一阶段四川汶川县的抗震救灾活动中,我们省有哪些重要的部署?
宋璇涛:下一阶段作为省委省政府毫无疑问,还是把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作为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个是继续动员我们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关心、关爱我们四川发生地震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危害,包括我们的群众他们的生活、工作环境,尽我们河南最大的力量来帮助、支持受灾地区的群众,保证他们的生活、保证他们的基本生存环境。再一个首先组织大家捐款、捐物,为灾区的群体多奉献一份爱心。
第二、省委省政府研究要求目前各个部门要看好门,管好人,干好自己的事。干好自己的事,我想实际上两个工作:一个是做好稳定工作;第二点抓好我们当前的经济工作。因为做好我们当地的稳定工作,抓好当前的经济工作同样是为抗震救灾保驾护航,同样为抗震救灾工作做一些服务型的工作。所以这也是抗震救灾的一项内容。
第三、下一步救灾工作,我们前期工作要把人先送进去,把物资运输过去按照当地赈灾指挥部的要求去工作,达到这个要求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科学救助?科学的实施有序的救灾的方式上做一些工作。
所以我想下一步的重点,我刚才实际上已经讲了,就是怎样能够实施好,我们河南所对接的、所联系、所帮助的绵阳地区512万人口的地级市,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发生瘟疫。也就是说一定要加大我们的防疫工作量。第二点具体工作来讲,一定要确保这块地区人民要有饭吃,有衣穿,要有房子住,不允许露餐风宿,有病能够得到治疗,或者最大可能的帮助这些地区的学生尽快的复学。我想这是几项具体的重要工作。根据这些工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我们要进一步拿出具体的预案,这是大的方向。
最后,我想现在还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说将来灾区我们的抢救工作告一段落的话,下一步是恢复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帮助他们重建家园的问题,我们省会各个部门要按照自己的工作职责,能够及时的提出自己帮扶的预案,也就是抗震救灾工作的预案。这是第一点,各个部门要拿出自己的预案,这一点省委省政府已经下达了通知,要求各个部门现在行动起来,关于抗震救灾我们怎样去参与?结合自己的工作提出自己的预案。
第二、救灾工作基本搞一段落以后,我想还有一点,我们河南省境内各个大医院现在已经做了一些准备,就是能够接纳多少受伤群众?我想受伤群众搞一段落后,道路畅通之后,我们四川受伤的群众要向外省转移,我们河南省也要积极主动的做好相关工作。
主持人:刚才宋璇涛副省长谈到一点,咱们各个医院都在准备迎接来自四川的受伤群众。大家知道道路还不畅通,包括铁路运输都不会很及时。大家目前了解到的就是运输伤员主要还是用直升机。在咱们河南省境内,有哪几个医院,或者有哪几个城市能够停直升机来直接运输伤员?
宋璇涛:如果从飞机的角度来讲,像我们郑州、洛阳、南阳停飞机应该是没有问题。现在我们一个方面积极的给国家抗震救灾指挥部进行联系,我们争取领到任务。另外国家防震指挥部还有统一的部署安排,一旦指令下达,我们关键是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现在河南省各大医院已经腾出了5000多个床位。接到指令之后,腾出几万个床位是非常有保卫的。
主持人:在后方的医疗工作方面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刚才宋璇涛副省长谈到针对四川汶川县抗震救灾的救助工作,主要还是依靠社会捐款、捐物。四川汶川县大地震发生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在河南,特别是在郑州,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有很多人不断的涌现到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包括民政局,去进行爱心的捐献。还有一些人,他们都在预约着排队,要去认领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儿,还有很多网友愿意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希望到前面去,贡献自己的力量。您觉得在志愿者,还有认领地震孤儿的人当中,特别是在志愿者方面,咱们河南省在筹集志愿者方面,有没有提具体的要求或者安排?
宋璇涛:目前从我们河南省的抗震救灾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上可以看到,目前形成的氛围,确确实实地展示了我们河南这种纯朴、善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这种浓厚的中原特色,这种服务意识特别强烈。咱们省里面统计的,也就是拿到省里面的,我们救灾款物已经达到了四亿八千多万,现金实际上达到四亿一千多万,这个数字非常大。这个数字目前来说只是我们统计到的。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有很多市民,包括一些组织、一些部门、一些单位,他们自发的把这个款物直接送到了灾区,这是一个情况。
还有一部分个人、团体自发组织起来,还有我们省里面还有一些户外登山的救援队自发的组织起来到那里去,这是不完全统计已经达到四亿八千万。
第二、您刚才提到志愿者的工作怎么办?现在有很多群众情绪非常高涨,有很多群众要求自发的组织志愿者,有很多部门社会群众也要求组织心里康复队员,对我们赈灾当中的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热情是非常高的。但是作为组织上来讲,四川仍然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方面余震还一直在持续发生。余震持续发生导致山体滑坡,情况比较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组织的是自发的,盲目性比较强,有可能我们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第二如果我们这边人去了,工作当中针对性还不是很强,所以怎么把支援抗震救灾工作这种热情既保护好,又引导好。我建议还是请我们这些自发要求参与抗震救灾工作一线的同志,能够有目的的组织起来,与当地通过我们政府、民政或者抗震救灾部门,与当地的这些部门进行沟通和联系,在争取到当地部门同意的基础上,我们再有序的进行救助,而不是现在的盲目的、混乱的状态。因为去了以后,后勤保证工作保证不了。我们去的人员你们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也不可能做好工作。作为河南人我还想说一句话:做到帮助不添乱。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我很有感触。因为抗震救灾活动是一个持续的,大家可能会在以后的一段日子里,都可以不断地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份爱心。我们不必急于一时,因为前方的情况不是很稳定,或许我们的人员、志愿者如果不是很了解前面的情况,或者不适应前方的情况。有可能对我们的支援队伍造成很多影响。
但是很多人要去抗震救灾,要去前方救助,想奉献爱心的心情是很迫切的,因为大家每天在关注着灾区的一些情况。你刚才说不能到前面做一个志愿者。我们在河南的这些群众不能到前方去,在河南做些什么能对四川抗震救灾作出一份有利贡献?
宋璇涛:我想还是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做好,维护我们河南的稳定,推进我们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我想这本身也是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奉险。
主持人:今天很感谢宋璇涛副省长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宋璇涛:我想通过我们的网站、通过我们的媒体,感谢社会各界对省委省政府工作的支持,感谢我们的网民,非常感谢。
主持人:也谢谢您!
责任编辑:梅章华